講述/余素華老師(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駐會董事)

   我們繼續共學《無量壽經》的第五品〈至心精進〉。這品經文,是佛陀繼續為眾生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的歷史。

   上次提到法藏比丘示現學生向老師發願:「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法藏比丘所發誓願,都是為了成就清淨國土,超越十方一切諸佛;法藏比丘無量慈悲,十方一切眾生,凡聞名欲往、十念名號,必能往生其國。如經云:「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法藏比丘所立四十八大願,願願皆已成就,亦已成就佛果。每當誦念經文,我們應從法藏比丘成就願力得到啟發,期許自己成就一切善願。

  經云:「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法藏比丘知道唯有成佛,才可以福慧圓滿,才能幫助十方世界一切苦難眾生,遂以學生的身份,向老師世間自在王佛,請教如何才能修行以證得無上菩提?接下來的經文,就是老師給予學生的教導。

解行並進,速成正覺

  經云:「世間自在王佛,即為法藏而說經言。」老師世間自在王佛,見學生法藏比丘所發誓願如此殊勝,欲願滿足學生的誓願,而作以下教授──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尅果,何願不得?」世間自在王佛運用比喻,若有人用斗來測量海水,花了很長的時間,終究可以測出海水的含量;求道的人,如果能有這樣的恆心毅力,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這一品的品題〈至心精進〉,最重要在「至心」二字。「至心」即真誠心,用真誠心減少自己起心動念的妄念無明;又「至心」代表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如老法師所說的「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

  我常常想:「孩子一屆屆地從我手上畢業,我真正能影響孩子多少?」在讀〈勸發菩提心文〉中的「念生死苦」,每天都是一段生死,朝起則如生,暮睡則如死。我們眼見自己生死循環不已,又從中得到多少成長?

  然而,「精進不止」必能成就。老法師提醒我們「精是精純、簡潔,不多、不雜、不亂」,若欲「速成無上正等正覺」,修學必定要「一門深入,解行並進」。經文中的「」代表快速成就,唯有至心精進、成就佛道,才能幫助無邊眾生解脫苦難。

  〈積功累德〉第八品中,敘述法藏比丘發願之後,不論處世待人或起心動念,都自生活當中實踐所學的義理。既已發願修行,我們就要自我提醒,在生活起居中降低妄念,才能逐漸明心見性。

  老法師引清涼大師《華嚴經疏鈔》:「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上週提到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北方多聞──表法的意思,必得先增長清淨心,伏得住自己的習氣煩惱之後,才能廣學多聞;若廣學多聞,卻沒有清淨心,煩惱妄想紛然,所學一切都將成為邪知邪見,即佛法初學八難中的「世智辯聰」。

  現代人學得很多,卻缺乏抉擇的智慧,又不重視修學德行,無法辨別是非善惡,便愈學愈增長邪知邪見,乃至因所學知識技能而危害社會。老祖宗重視「德行」的教學,然而若人只顧要修行,卻不讀或不隨順祖宗聖賢、諸佛菩薩的經典,一切隨著凡俗己見、習氣行事,終究只是增長自己的無明煩惱罷了。

  今天時下所流傳的修行方法眾多,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祈禱方式。我們對於不同的教派與理論都予以尊重,對於一切善行都予以隨喜,然一旦關乎自己的修行依歸,必定要有所取捨。倘若來者不拒,一切法門都學習、一切道場都參訪,那就沒有一個定處,最後必然一事無成。

  既然已入淨土法門,今生的主修科目,就是依止《無量壽經》修行,尤其以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為學習的本子;今生就是執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真如唐朝永明延壽禪師說「萬修萬人去」。

  經中所謂:「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我們希冀事業有成、佛道成就、願望實現,其中的「緣」是「至心精進」、「精進不止」、「至心求道」,最後的「果」才會是「何願不得」,箇中的因果關係,我們必須清楚。

教導孩子明因識果

  上週有孩子送東西到我七樓的住處,我基於禮貌,便邀請孩子進到家裡來。孩子第一次到我的住家,我帶孩子參觀我的客廳、書房等。孩子對我說:「老師!你的家好大、好整齊喔!還有自己的書房,真令人羨慕!」然後又在書房的窗臺、客廳的外陽臺往外觀望,我便為孩子介紹眼前的建築物。孩子說:「老師!你的居住環境好明亮!」我好奇地問:「你的居住空間怎樣呢?」孩子告訴我,因為住處的空間不大,便利用置物間擺放床舖,房間就是家裡的倉庫……。

  孩子描繪自己的居住環境給我聽,眼裡透露著天真,我卻因此深有感觸。每個人的滿業、福報不同,呈現的果報皆不相同。回想過去剛到三重時,我的居住空間就只有一個房間大小;感恩一切因緣與福報,使我在光榮世家社區裡租到了現在的住處。

  我們在教學現場,每個孩子的生活環境、出身背景不同,必須觀機逗教,才能真正給予幫助。有些孩子看起來很陽光,但實際深入接觸,才會知道孩子真實的生活狀況。蓮苑有這麼多孩子,每個主帶老師應一一瞭解孩子的成長背景、生活空間,以及家庭狀況。

  除了做家庭訪問,老師們還應透過平時對談,依經典教義(如《了凡四訓》等)做機會教育,讓孩子們懂得知足感恩,以及明白因果道理;藉由因果教育,讓孩子平心面對自己的生活現況,不去比較、計較、徒增苦惱;希求善果,必得布施行善,方有大福報。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只要肯修因,在因地下手,真正如老法師所說:「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必能及時改變命運。

  我們一方面引導孩子,一方面也提醒自己明白因果業報的理論,並且以身作則地帶領孩子,用平常心看待一切遭遇。自己所學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和孩子們教學相長、共同成就。

感應道交難思議

  身為老師的世自在王佛,並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法藏比丘如何成就淨土,卻反過來問學生:「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老師要學生自己去想一想,要怎樣修,才能成就佛國土的莊嚴?

  接下來又說:「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應該怎麼修行,你自己應當知道,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的回答很高明,知道學生的根機是「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這麼好的上等人才,必然有能力透過自己的智慧找到答案。

  這段經文給我們的啟示:真正的修行,必定要「自悟、自修、自證」,沒有人可以幫得了我們。就如老師想幫辛苦的孩子念書,或母親想要幫受傷的孩子疼痛,但老師和母親幫忙不了孩子,還是得要孩子自己面對、自我承擔。

  每月共修的午供法會,誦念到消災程序時,功德主會到觀世音菩薩前誦念讚偈,讚文云:「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災星退度福星臨。」佛光無所不在,就如蓮苑老師的心中,總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器成材;但一個班級有將近三十位學生,每位學生的學習、自轉能力不同,未來的成就也必然不一樣。當學生有主動求知的心,自然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與教導;當老師感受到學生的求知欲,必會特別給予幫助。

  又如我在段考前請學生設定目標,有些學生會在自己的程度之上加分數,本來有60分的實力,就設定80分;有些學生只求安全過關,本來有80分的實力,只設定60分。我就和學生說:「今天請你們設定目標,不是達不到目標,就要接受處罰,而是期許你們有向上的心;如果設定的目標太低,很可能達到的成績更低。」

  有些學生的程度上還不足,對於人生目標也尚未確定,不是老師偏心,也不是老師不照顧他,而是老師幫不上忙,學生也使不上力。「佛光注照」,是學生有感、老師有應;「災消福來」必得自己有心努力在先,善知識、佛菩薩才能夠給予加持、助一臂之力。

  人在往生時,一般都會先見到佛光,佛光會為人消災障;業障消除,福報才能加持得上,這就是所謂「感應道交難思議」。佛菩薩時時刻刻在等待我們,但看我們的真誠心是否具足、能否與佛菩薩交心。

自悟、自修、自證

  經文中的「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古德為我們做了三個方面的解說──

  第一、法藏比丘所創建的極樂世界修行道場,是十方諸佛從未曾創造過的世界。世間自在王如來知道法藏比丘必然有宿昔的深厚善根,因此依其稟賦,而告訴他自知、自攝。

  第二、每個人有不同的發願,就如同台灣各地的不同道場,是每一位創建法師、大善知識依願成就,而展現出種種不同的樣貌與風格。法藏比丘向老師報告自己的發願,但世間自在王佛認為這是學生自己的願力,由老師告訴學生如何成就願力,未必符合學生的需求。我們從此得知,引導學生發願,應先傾聽學生的想法;若學生沒有想法,老師才從旁協助引導,但不見得要學生和老師的想法一樣。所以經文說「汝自思惟」,世間自在王佛要法藏比丘自己先行思惟,如何依照自己的願心,成就自己的佛國淨土,而不是由老師來為學生規劃。

   第三、即老法師所說:「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跟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裡示現成佛是一樣的。他久遠劫前早就成佛了,不是十劫之前才成佛的。」阿彌陀佛所做的示現,是發願、精進到成就淨土的歷程;阿彌陀佛早就已經知道如何成就願力,是為一切眾生,而慈悲地示現凡夫相,裝作不知道的樣子,演了一齣請法的戲。佛示現老師,法藏比丘示現學生;老師為學生詳細說法,才有以下的經文。如果師生都知道道理,學生也在當下開悟,那就沒有《無量壽經》的經文留傳到今日,我們也無從得知這一段淨土成就的美妙歷史。

老師視學生根機、學習態度予以教導

  經云:「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惟願如來應正遍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法藏比丘向佛表示:諸佛成就願力變現淨土的意義太過深厚,雖然他也發了願,但不知道怎麼實現,因此請求佛陀慈悲為他說法,為他解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何建立道場、如何接引眾生,使他明白箇中道理。

   世間自在王如來身為老師,有能力為學生解決問題,所以學生才這麼請教。「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誓滿所願。」法藏比丘作為學生,清楚表達他的求學態度與學習目標,讓老師知道:若聽聞老師的教導後,必定會認真思惟且實踐,圓滿成就所發的誓願,不會讓老師苦口婆心教導,學生卻依然故我、一如往昔,而辜負了老師的苦心。法藏比丘這番話,使得老師樂意教導,且認真展開教授;不但演說諸佛妙剎的樣貌,還清楚示現給學生看見。

  昨天我看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學習單,正在學習「最大公因數及最小公倍數」;七年級學生現在也在學數學的「公因數與公倍數」;雖然內容雷同,但國中的程度略微加深。當我和七年級的學生說:「你們現在學的公因數、公倍數,以前小學五年級也學過喔!」有些學生承認,便低頭自己努力。有些學生卻說「忘記了」,我就從短除法說明因數與倍數的名稱,為學生重頭複習,讓他們「恢復記憶」。有學生調皮地說:「我沒有讀小學五年級,是直接跳級讀國中的。」我就說:「這代表你有了國小的程度,所以才能跳級上國中呀!」也有學生說:「我希望讀完國中一年級,就可以直接跳讀高中。」我就說:「那你將創下光榮國中的創校紀錄!」

  我們在教學現場,學生的態度若是懶散、退縮或感到困頓不前時,要能依學生的學習態度,引發學生的學習意願;但有時學生的野心與企圖很大,也要為學生分析實行的方法,問學生是否能夠至心求道?是否能夠精進不止?

  我們給學生評語中,有一句是「品學兼優」,品德就放在學力之前。如老法師說:「你好學、沒有德行,老師不會教你的;如果老師教你,你將來能力強,在社會上做的壞事更多。」若學生的學習能力足夠,卻只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與能力,其意圖不正,品德尚有進步空間,老師的教授就要有所保留,以免成為未來社會動亂的幫兇。

言語的重要性

  老法師在解釋經文時,提到:「教學是以德行為第一個項目,孔夫子教學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所以,諸位曉得什麼是教育?第一就是品德的修養,這是列入最重要的科目。第二科是言語。古人有個比喻,『舌頭,是一個人一生禍福之門』,說話要謹慎小心!」因此,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這個「高明」指的就是德行。而言語用來傳達自己的心念,更不能想到什麼就講什麼,因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沒有經過謹慎思考後的語言,通常容易得罪別人。

  古時候有個饒富趣味的寓言故事──

  某個人請客,看看時間過了,還有一大半的客人沒來,於是心裏很焦急,便說:「怎麼搞的,該來的客人還不來?」一些敏感的客人聽到了,心想:「該來的沒來,那我們是不該來的囉?」於是悄悄地走了。

  這人一看又走掉好幾位客人,越發著急了,便說:「怎麼這些不該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聽,又想:「走了的是不該走的,那我們這些沒走的倒是該走的了!」於是又都走了,最後只剩下一個跟這人較接近的朋友。

  看了這種尷尬的場面,朋友勸他說:「你說話前應該先考慮一下,否則說錯了,就不容易收回來了。」他大叫冤枉,急忙解釋說:「我並不是要叫他們走哇!」朋友聽了大為光火,說:「不是要叫他們走,那就是要叫我走了?」說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留下這個主人,呆站在一席席豐富的酒宴前不知所措。

  這個人說話技巧不好,突顯出老祖宗的智慧──孔門四科,將「德行」擺在第一位,「言語」擺在第二位,可見講話是門大學問。古代的教育,從小就教孩子面對什麼對象說什麼話,什麼樣的人可以和他說話,什麼樣的人對話只能點到為止,什麼樣的人敬而遠之……。與人說話,要視彼此的情誼、信任度與關係的培養。

  有人說:「這個時代,除了父母和老師之外,誰會對你說真話?」但就我所知,有時候父母和老師也未必對孩子說真話,還得看這個孩子的態度與根機。

功德與福德不同

   經云:「志願深廣。」這是說世間自在王佛知道法藏比丘的志向深厚而願力廣大,這點特別難得;法藏比丘有大慈悲、大願力,發了四十八大願。有些孩子品學兼優,但他未必能夠發起大的志願,只求獨善其身。所以老師有時可以問問孩子未來想做些什麼,傾聽孩子的志願,尊重孩子的選擇,並為孩子做正向的引導與解說。

  世間自在王佛「得英才而教之」,真是何等的快樂!於是「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經上說「二百一十億」是代表「圓滿的數目」,如老法師解說:「密宗裡常用二十一代表圓滿,二十一的十倍就是二百一十。前面賢護等十六正士,十六也是密宗代表圓滿的數字。」世間自在王佛將諸佛剎土一個不漏地為法藏比丘圓滿宣說,讓法藏比丘知悉諸佛剎土的功德嚴淨。

  所謂「功德嚴淨」,老法師引用一則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

  南北朝的梁武帝,當年在世是佛門大護法;他以他的地位、權力、財富,在國境內建了四百八十所寺院,幫助幾十萬人出家。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梁武帝跟他見了面,就很自豪地說:「我替佛教做這麼多的事,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了老實話:「並無功德!」梁武帝聽了這句話很生氣,就不護他的法。達摩祖師沒有法子,只好到少林寺面壁九年。

  因為梁武帝問的是「我的功德大不大」,如果他問「我的福報大不大」,達摩祖師一定會回答:「甚大!甚大!」因梁武帝所修的是福德,並非功德。功德是心地清淨、修戒定慧,福德則是修學當中以財物布施所得的福報。福報可與人分享,但功德無法與人共享,那是自己的清淨心。

  如老法師說「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看破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當下盡心盡力,當境界來時,我們自己的清淨心,可以做到「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無論可得利益、失意衰敗、背後遭毀、人後受譽、面前稱讚、人前遭譏、逼迫苦痛、悅適快樂,都能心不動搖、不受影響。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獲得殊勝莊嚴的未來果報,才是真正的功德利益。

  《慈悲三昧水懺》的悟達國師,十世為高僧,卻因一念傲慢而受人面瘡之苦。悟達國師是慈悲示現啟悟後人,我們要從中懂得真正修功德的意義,即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功德嚴淨」代表莊嚴美好。有些孩子會說自己長得不高,或者長得不漂亮,在面相上計較。我們都希望自己貌好莊嚴,但這必得從修心下手,所謂「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一切回歸到自心。

  經上這段師生之間的對話,來往之間相當精采。我們在教學現場,如何觀學生的根機?如何引導孩子的真實志願?又福德與功德的差別,唯有功德才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唯有戒定慧才是不受境轉的功夫。這是今天我們探討經文的重點所在。

你好、我好、大家一起好

  蓮苑的未來發展,大家隨緣盡份、一同成長。阿彌陀佛已經為我們做了示範,我們向阿彌陀佛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佛法的修學,端靠我們自修、自悟、自證。我們以至誠心念佛,迴向我們的國家與社會,每一個居住的百姓,都能瞭解因果教育,人人行四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大家知足感恩、共同努力,台灣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今天我們相好圓滿、生活穩定,要能祝福國家社會,在正知正信的教育之下,大家齊心努力。相信「你好、我好、大家好」,每個人都能夠成就美好的人生。

 

 

 

 

 

 

 

 

 

 

 

 

 

 

 

 

 

 

 

 

 

 

 

 

 

 

 

 

 

 

 

 

 

 

 

 

 

 

 

 

 

 

 

 

 

 

 

 

 

 

 

 

 

 

 

 

 

 

 

 

 

 

 

 

 

 

 

 

 

 

 

 

 

 

 

 

 

 

 

 

 

 

 

 

 

 

 

 

 

 

 

 

 

 

 

 

 

 

 

 

 

 

 

 

 

 

 

 

 

 

 

 

 

  願大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共同營造「當下即淨土」的美好世界。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