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講述/余素華老師(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駐會董事)

 

 

我們來共學《無量壽經》的第五品〈至心精進〉。

明白境教表法,從中啟發真心

  經云:「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法藏比丘以學生的身份示現,向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報告自己的願心。一切的願望,既不是為了自己追求名聞利養,也不是為了貪圖享受五欲六塵。

  「智慧光明」的樣貌,有如我們在寺院廟宇以燈作供養,一般人稱為「點光明燈」,這是表法的一種,象徵「點亮心燈」;心燈點亮,智慧就開啟。

  剛開始學佛時,不論是禮拜還是問訊,由於不懂得其中表法的意義,無法心甘情願、自動自發地做動作。老師們為孩子上「讀經課」時,必須顧及班上有插班的新進學生,以及某些因久未薰習而忘記表法意義的孩子,不厭其煩地說明淨土宗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以及四大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的表法意義。

  雖然耕心蓮苑並不像一般佛寺的建築規格,一入山門就能見到彌勒菩薩笑臉迎接,以及四大天王威武護佑的樣子,啟示著進入佛寺的信眾及遊客,一旦踏入靈山勝境,就要學習萬緣放下,內心平等不計較、不比較,讓自己活出歡喜、活出快樂。然而,蓮苑裡的湧泉坊教育餐館,門口供奉西方三聖,以接引來自十方的來客大眾;報恩圖書館門口,亦供奉彌勒菩薩和四大天王,迎接從社區大門進入蓮苑的老師和孩子們。

    例如,彌勒菩薩開心歡喜、笑口常開,就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彌勒菩薩的自在常樂,許多事情以「隨它去」的心態面對。

  又如四大天王中,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這是絃樂器,而是表法中道的意義,以中庸之道治國。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是表以智慧的決斷力,斬斷妄想、無明、煩惱,並在各行各業裡,期許自己精進努力地成為菩薩,做行業裡的最佳模範。

  西方廣目天王,一手持龍或蛇,一手持珠;龍或蛇代表變化萬端,而珠代表不變。在變化萬端的環境裡面,我們找到自己不變的原則,並守住自己的起心動念。例如在教學現場,孩子們的言行表現千變萬化;時代在更變,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然而,這並不是教我們死板地當個木頭人,而是以 老法師的信願行為自己的原理原則、方向目標,即親近彌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後乘願再來。

  北方多聞天王,手持束傘,表法防止污染。老法師曾說,以現代的環境,多聞天王的造像應該可以將手中的傘打開。「多聞」指多學多聞,啟發我們要精進努力、乃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今的言論自由,媒體上的政論節目、談話性節目,面對這些「看不見的病毒」,我們的學習要懂得自我過濾、適時delete(刪除),不要隨波逐流,被潮流牽著鼻子走。許多事情似是而非,我們要觀察:這麼做對社會好嗎?能夠穩定人心嗎?可以提升國家的進步嗎?

  暑假期間,我時間上較有空閒,便加入在大門迎接孩子的行列。那時我發現,不只是家長和孩子,在走過湧泉坊門前會向西方三聖問訊禮敬;許多社區的民眾、剛好路過的上班族或菜籃族,見到供奉的西方三聖,也會主動地向佛菩薩三問訊。又有社區對面大樓住戶中,每天早上都有一位媽媽,用機車載一位像是有智能障礙的孩子出門。有一天當母親在牽機車時,這個孩子突然主動地向我以佛號問好,然後轉身向西方三聖三問訊……。

  這些情景看在我眼中,都是一幕幕的感動。其實,不論是餐館裡的西方三聖,還是圖書館中的彌勒菩薩及四大天王,都是接引大眾、種下佛緣的方便,也是蓮苑環境在無形中所展現的境教力量。

把握機會教育,化解孩子問題

  常常看到學校或蓮苑的孩子們,或者自己也是如此,一句話聽入耳中,便覺得別人是在虧損自己、對自己不利,於是口舌爭論隨之而起,弄得彼此不愉快。

  昨天我在九年級上課,發現兩位男生,一個坐在第一排,一個坐在第三排,中間隔著一排走道,兩人一前一後,一直相互比手劃腳,臉容不甚和悅。為了上課進度,我在課堂上先稍作制止。

  下課鐘響,我剛說:「同學們自由下課。」兩個男生就忍不住起身,找對方理論一番;兩位學生彼此在言語中繞來繞去,像是非要佔上風的樣子,也引起教室裡一陣騷動。我那時還沒有離開教室,就先在一旁聽他們談話的內容。大致上瞭解狀況後,我便對他們示意招手,請他們過來;他們也相當配合,立即到我這兒來。

  原來,其中一位男生,在上課時對另一位男生比了一個像「七」的手勢(一般人會解讀為帥氣、微笑,或者看成手槍);另一位男生,認為這個比手勢的同學在辱罵他。

  我問:「你覺得他罵你什麼?」這位面容氣憤的男生就回答:「不知道啊!但我就覺得他在罵我,讓我感覺很不舒服。」我又問:「那你覺得這個手勢代表什麼?」這位男生竟講不出來,只是一再強調不願意對方向自己比手勢。

  我告訴他:「我不知道你怎麼看這個手勢,但我以在蓮苑的習慣與認知,這個手勢代表微笑、笑容、幸運。」比手勢的男生聽到我這麼說,馬上接話:「對呀!我就是這個意思!而且這是指『你很帥氣』。」另一位男生仍是不服氣:「你平常就不說我帥,偏偏上課才說我帥。」我拍拍那位生氣學生的肩膀,對他說:「有時試著往好處想,就當作同學是為你祝福、稱讚你帥氣、說你笑容很好看,這樣就能化解心中的不快樂了。」

  不知道這兩位學生最後是否接受了我的建議,但只要我看到聽到孩子們的問題,就會給予機會教育。

  任何一個科目,都有主學習的項目,以及輔學習的項目。主學習的項目,如國英數科的學習,老師在教學中有進度,方法上有專業。而輔學習則要觀察孩子的根機,就像菩薩度化眾生時觀察根性一樣,就當下的因緣給予機會教育。

  身為老師,不應讓學生私底下去爭吵、當作不關己事、上完課就離開現場;而是掌握機會教育的時機點,在上課時注意到學生的情緒和言語,可以當下稍作制止,再利用下課後關心、瞭解,並做必要的處置。這麼做可以讓孩子知道:老師有注意到自己,也試著教導自己修正錯誤。

教授名字,皆聞十方

  「教授名字」即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持名念佛是很方便、快速、簡單的法門,而且十分殊勝。當我們不讀經、不上課,就是我們妄念多的時候,可能與人所談的也是屬於世俗一般的話題;但如果我們要教學、要報告,那就必須花費許多時間做準備。

  我們並不屬於上根利智的人,所以對我們而言,最方便的法門就是運用一句佛號,將我們的煩惱習氣暫時伏住。不論任何時間,我們都可以做,因為念佛法門不局限任何場合、時段。

  這也呼應彌陀四十八大願裡的第十九願「聞名發心願」,只要你明白「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的本意,就能聞名而發起善心善願,乃至欲求往生極樂世界。

  還記得我第一次到體育班上數學課,學生們就在課堂上對我說:「老師!我們早就和學長姊打聽,也已經幫你取好綽號了。」按照以往的教學經驗,通常學生給老師取綽號,多半負面意義居多,因此我當下決定不聽也罷。

  但我在上課的過程中,每講解完一個題型,學生就問:「老師!你真的不要聽嗎?」「老師!我們真的已經為你想好綽號了!」他們這種緊追不捨的態度,讓我不得不停下課程,走到講臺的左側,對他們故作深呼吸狀,然後說:「好吧!我願聞其詳。」

  學生們看到我的模樣,又聽到我這麼說,顯得樂不可支,卻又要我猜是什麼綽號?我對學生說:「我跟各位報告,從我教書生涯二十多年以來,若不論學生們背地裡為我取的綽號,幾乎沒有一個學生可以用我的名字取綽號,這要感謝父母親給我的好名字!」

  學生們仍一直要我猜看看,我猜不出個所以然,他們就提示我:「有四個字。」我說:「綽號有四個字的嗎?通常兩個字或三個字就很多了。」其中一位最敢發言的學生,就得意地對我說:「老師!你的綽號就是『阿彌陀佛』!」

  學生們一邊竊喜,一邊觀察我會不會生氣;他們利用第一堂數學課,看看新老師的底線在哪裡、教學的風格和原則是什麼。我當下掌握住機會點,便慎重地走回講臺,然後雙手合十向學生們鞠躬,謝謝學生們為我取的好綽號。

  看到我這樣的反應,學生們反而感到錯愕。我心裡自忖課程進度已經掌握了八九分,便利用這難得因緣,為學生們解說「阿彌陀佛」聖號的意義:「以前我也像一般人一樣,將『阿彌陀佛』四個字視為臨終者、超度死者或告別式時誦念的內容,但我現在告訴你們,『阿彌陀佛』真正的意義是『無量光明』、『無量智慧』……。」願他們因此「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與阿彌陀佛結緣。  

  從這些事情,讓我們思考:平常我們留給別人的印象如何?所展現出來的形象、儀表又是什麼樣子?有時別人在觀察、注意我們,我們並不自覺。不論是在蓮苑還是在教學現場,我們並沒有刻意要與人結識,也沒有刻意要展現什麼樣貌,但我們必須要自我觀照,因為任何時候,我們的言行都可以攝受、利益著眾生。

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

  經云:「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法藏比丘所發誓願,就是令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後,過著「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生活。這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大願!極樂世界是最美好的生活環境,也是最美好的教學道場。不論天、人、阿修羅三善道的眾生,還是畜生、餓鬼、地獄道的惡道眾生,只要稱名欲往生極樂世界,願意依教奉行繫念彌陀,阿彌陀佛都不會棄捨任何一個眾生,接引到極樂世界。凡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投生做阿惟越致菩薩,即不退轉菩薩。

   所謂「不退轉」,就是三種不退:一、位不退:往生極樂世界,就不會退轉到凡夫地位。二、行不退:往生極樂世界,永遠不退菩薩道、發菩提心。三、念不退:往生極樂世界,便念念發菩提心、念念為利益眾生著想,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

  一般的老師,常會希望自己教導的班級,都是肯主動學習、接受管教的學生。但當初我成立蓮苑,就是要效法法藏比丘的大願,所有進來蓮苑的孩子,我都要一律平等教導,欲願他們成就自己應有的才華與人格特質。當然,這不是我一個人能做得到。經云:「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我們每一個蓮苑的老師,都需要共同地思考:我要帶給家長什麼?我要教導孩子什麼?讓我們共同成就孩子修學成長的淨土。

我們共同在教養孩子

  我們每天在做教學工作時,不論主帶哪一個班級,我們都是一個教學團隊,都有教養孩子的共同權力和義務。老師之間要有默契,視狀況互助互補地教導孩子。雖然每個人教養孩子的方法不一定相同,但透過相互交流、研討,我們一定能夠找到帶領孩子的好辦法。

法語供養

  老法師講《淨土大經解演義》時,時常舉賢首國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一文中的「四種性德」,我也以此法語供養大眾:「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質直、代眾生苦」。願大家同發菩提心、求生淨土,現前當下將蓮苑化為極樂淨土。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