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亭君老師

    用晚餐時,桌上出現了維綱(五歲)愛吃的麵包與蛋捲,開始玩乖乖遊戲,每道菜都吃過一些的維綱,說著:「我吃完了,我要再裝麵包。」最近因發現有些孩子未老實洗碗,為此,老師婉轉地說:「維綱,你先去洗碗,碗洗好了,再來找老師。」把洗碗跟不能再吃劃上等號的維綱,拗脾氣又開始有些發作,只見老師氣定神清、以靜制動,重複著簡單的語句:「維綱,先去洗碗,老師只有說先去洗碗,沒有說你不能吃!」、「你要玩乖乖遊戲!」

   知道拗不過有原則的老師,維綱拿著碗筷到了洗碗區,又快速地回到餐桌前,老師一眼就瞧出他只用清水胡亂沖洗一遍,問道:「你有用苦茶粉把碗洗乾淨嗎?」維綱知道自己的草率已被識破,又不甘心再去洗一次,就站在那兒又扭又拗的,做無言的抗議,老師依然再三說道:「把碗洗乾淨就好!你發脾氣沒有好處的!」知道耍賴不成,維綱這次真的乖乖把碗洗乾淨再來找老師。為了讓維綱多吃些蔬果,老師指著桌上維綱不愛吃的苦瓜、醃漬的木瓜,問維綱要吃哪一道;這是在設定的範圍內,引導孩子做決定,既達成教養的目標又讓孩子有自主權。維綱歡喜地選擇了醃漬木瓜後,老師將它夾入桌上的小公用空盤,又再夾入一小塊麵包,維綱高興地捧著盤子回座位享用。就在讓孩子先洗碗後享用麵包的延緩報償法中,維綱逐步學會等待、自制,當中沒有威嚇,只見循循善誘的巧妙!這也是佑樺媽媽連著兩天用戒尺責打的情況下,老師提醒著「常打不怕」(台語),而調整出新的教導方法,不和孩子硬碰硬。

    吃完後,維綱又說:「我要再裝麵包。」老師明快地說:「用餐時間到了,請去洗盤子!」維綱並不回應,看了看後,說:「老師還在吃。」他覺得這能合理化他要繼續用餐這件事。但,能清楚推理的老師簡要地回應:「因為老師剛剛在處理事情,你看你的饅頭都吃完了,老師的還沒吃完。」聽懂一些道理的維綱不再以此為耍賴理由,卻悄悄地將盤子放回轉盤上;他以為這本是公用的盤子,即使自己用了也可不洗。老師見狀,依然不疾不徐地堅持著要他去洗盤子。看著老師嚴肅的表情,維綱挑戰著老師的底線,把盤子拿著,準備扔到地上,不被孩子情緒勒索的老師說道:「沒關係,你丟,弄破了,你知道後果的,明天會沒飯吃。」

    想起上次打破碗而去拔草的事件,計較著利害的維綱,因老師不怕他打破盤子反倒收斂了拗氣,卻因斜拿著盤子,湯汁滴到了地面,老師說:「待會要清乾淨。」同時又請訓育長拿出一個小空盤,夾入兩塊小麵包,一邊還說著:「維綱乖乖去把盤子洗乾淨,明天早上這給維綱吃。」本還拗著的維綱,突然靜了下來,兩眼直瞧著盤裡自己心愛的麵包。老師為增加正增強的效果,又夾入了一塊蛋捲;再次聽到洗完盤子,明早就能吃到美食的維綱,便自動安靜地放好椅子、洗盤子去了。

    善用延緩報償法,培養孩子的耐心,讓他學會控制脾氣,教導者也不用和他硬碰硬,豈不愉快!幾分鐘後,維綱歡喜地回來跟老師說:「盤子洗乾淨了!」老師也鼓勵著:「維綱乖乖洗好盤子了,訓育長您幫我把這盤麵包留著,明天早上給維綱吃。」點到為止的老師,不再多提「做好,就能吃麵包的事」,這是為了避免變成交換條件式的教導。接著,在學務長的陪同下,維綱自己也把弄髒的地面清理乾淨了。

   一路下來,維綱拗脾氣的發作常常是險象環生,如何迂迴、善導,這可真是門藝術啊!相信已願意等待的維綱在安心的環境下,在老師慈愛與嚴教中,心真能逐漸沃壯,終有一日能長成表裡如一、情緒管理得當的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