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于山老師

《遠離四種執著》偈頌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執著己目的,則失菩提心;若執取生起,即失正知見。

 

一、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一)持戒

  古大德說:「戒行為第一。」又說「證得解脫法,無戒不成辦。

  廣義地來說戒律,可以說戒是一種約束力(discipline)。近來世界受到經濟不景氣的衝擊,甚至有所謂「信用危機」(credit crisis)的問題,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歸咎於整個世界的風氣對於摧毀人們的「約束力」煞費苦心。

  以現金和信用卡為例:現金消費會使人自制,但信用卡是看不到的現金,使人難以自我控制。因此,商人們肆無忌憚地鼓勵人們使用信用卡消費。電視媒體並沒有幫助人類增加自制能力,而是以一波波的廣告來刺激消費;現今世界提倡的經濟發展方式,便是要人們不斷地花錢,使現金在社會上流動。

  人們置身於這個世界,很難不受影響,不論是集體還是個體。如果說真正富足的生活,來自於滿足的心態,現今人們購買物品的習慣,可以說來自於心靈缺乏自制力。人們只要出門就想逛街,然後忍不住掏錢買東西,像是自己可以活上幾百歲,不斷地在家中堆積用不到的物質。因此,這個世界的普遍概念,從來就不是「親戒律」(pro-discipline)的。

    1.皈依

  對於修道者而言,所有的行動都是來自於利益眾生、令一切眾生證悟的發心,因此更深一層次的自我約束就顯得重要了。在佛法的修持上,最精確而簡明的戒律形式,就是皈依三寶以律己。一個修道者一旦信受戒律,就可以更快地累積功德;一旦皈依三寶,自然而然會衍生出許多的善行。

      1﹞皈依法

  一般來說,發心皈依有三種可能的動機,一是出於恐懼,二是出於虔敬,三是出於慈悲;若以發心動機的高下來看,最後者是最高尚的。

  多半談到皈依,會有一種「臣服」、「求庇護」的感覺,但在佛教中,皈依其實可被詮釋為「接受」。

  當修道者願意接受「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所有染污的情緒都會帶來痛苦」(諸受皆苦)、「所有現象都沒有具生的本性」(諸法無我)、「涅槃超越極端」(涅槃寂靜)時,就願意捨離世間造成輪迴()、造成輪迴的行為()及造成輪迴的原因(),這就是皈依法;接受世間的真相,就是皈依法。

  我們初入門的修道者,常常必須透過供養法寶的行動來增加自己的信念,如將經本放在高處,天天向著經本獻上香花、鮮果等,這是尊敬佛法的表徵。但皈依法的真正意義,是受持經義。如《金剛經》云:「『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2﹞皈依佛

  皈依佛則是接受佛。談到佛,我們會想到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歷史上,釋迦牟尼佛是亞利安人,有藍色的眼睛,出生在印度北方迦毘羅衛國,但這是對佛的局限認知。在大乘佛教的觀點裡,佛具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雖說三身是平等的,但若要指出我們所應皈依佛的對象,則必然是指向「法身佛」。法身佛並不是一個人,也沒有固定所在的地方,所代表的即是「佛性」。

  佛性在哪裡?佛性正是心的本質。皈依佛,正是接受自己本具的佛性。為了讓眾生記得我們本具的內在佛性,於是有了佛的塑像、畫像,或者是寺院建築,甚至更多象徵性的物質產品。然而,回顧過去的印度,佛陀入滅之後,阿育王時期並沒有佛陀的造像;當時象徵佛陀的圖樣,有法輪、菩提葉、金剛座等,主要為了讓人們記得佛陀的法身,而不是對他人格的崇拜。但這並不是要人們拋售家中供奉的佛像,這麼一來,人們不但沒有臣服於佛的法身,也把自己給販賣了。

      3﹞皈依僧

  修道者為達到證悟,必須要有一條明確的道路;而最顯而易見的「道」,就是僧伽。僧伽是最有形、可被接觸到的皈依。我們可能無法打電話給佛陀,或者讓經本對著我們說話,但絕對可以和一個僧侶聊天、請教問題,並得到感受與解答。

  其實,真正的「僧」指的是已入流的阿羅漢或登地的菩薩,這些是「道」的支撐表徵。然而,雖然證成聖者的化世僧寶已經不在,而無漏功德的真實僧寶亦難值遇,然目前現世的住持僧寶,可以做為我們修持的助緣,亦是我們應該誠心信受並皈依的。

    因此,皈依三寶、信受三寶,代表了修道者對於三寶的確實認識;任何與三寶的本質不相應的極端思想或行為,就不應該存在於修道者的生命當中。這也代表,一旦皈依三寶,我們不應再去跟隨外道天魔、外道邪教、外道門徒。這並非去否定外道的信仰教條,一切符合四法印者皆是佛法,因此要抉擇何者應該信受,何者不應信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佛法 佛教 遠離四種執著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