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于山老師

  最近除了閱讀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Norbu)的書籍外,也開始聆聽他在不同時間內以英文講授的佛法課程,感到獲益匪淺。這週在網路上找到一則仁波切於2009年的開示,宣講薩迦傳承的「遠離四種執著」,再次滿懷感恩,並將心得紀錄如下。

  「遠離四種執著」(Parting from the four Attachment)的法義,來自於文殊菩薩親授薩迦初祖薩千‧貢噶寧波尊者(Sachen Kunga Nyingpo)四句偈,再由札巴蔣稱尊者(Jetsun Drakpa Gyaltsen)經過甚深的禪定思惟後,撰寫成《釋論》。這本《釋論》原先只有藏文版跟英文版在印度流通;現在逐漸有許多藏傳的仁波切及老師,帶到新加坡、中國、台灣宣說,讓漢人也能夠聆聽這樣的教法。

    這個法義的殊勝之處,在於它可以幫助初學佛法者修心,令心柔軟;又能夠幫助我們降伏貪、瞋、癡三毒。此外,雖然西藏不同的佛法傳承中,都有許多與修心相關的佛教典籍,但薩迦傳承的弟子們卻特別尊崇「遠離四種執著」的傳承。宗薩欽哲仁波切甚至說:「這個『遠離四種執著』的教法,其實包含了完整的大乘教法。」可以說,這個法義是所有大乘行者,不可或缺的口訣與法要。

    在宣說這段法要之前,仁波切依照薩迦派的傳統,雖不特別如造論師一樣從頭解釋〈祈請文〉與〈造論目的〉,卻也在開始講課前,說明了講者與聽者應有的動機。

  為了讓第一次接觸此教法的人有完整的接觸與認識,仍將〈祈請文〉與〈造論目的〉放入此文──

〈祈請文〉

上師本尊慈悲海會眾,我今至誠皈依祈加持

〈造論目的〉

非法之行無益法應行,離四執著法義善諦聽

  上面的〈祈請文〉,是札巴蔣稱尊者祈請上師、三寶、護法加持,讓整部論書能夠依照佛陀的根本教法來完成,並利益廣大的眾生。下面〈造論目的〉則是說明了造論者與學論者應有的學法心態,這也是宗薩欽哲仁波切在這次宣法時所特別著重的。

  仁波切說:「釋迦牟尼佛說諸法皆是因緣而起,而因緣境況則取決於發心(動機)。所以,首先,我必須反復強調,我們一定要調整自己的發心。從我自己開始,作為這次課程的講授者,我必須調整自己的發心;身為這些教法的傳遞者,提供這些訊息的人;作為老師或是傳播這些教法的媒介,我的發心,如果可能的話,應當是完全基於菩提心;至少,應當是出於為了利益他人的善心。作為老師,我不應當為了廣納門徒而闡述這些教法,或是為了名聲、物質財產等動機。我甚至不應該僅僅是為了給你們留下深刻印象,而講授這些教法這是我在傳授『遠離四種執著』的這幾天裡,應當一再提醒自己的。」

  在這段話中,仁波切是以身作則地啟發聽聞者,以什麼樣的動機來聽法,就會得到什麼樣的利益;若聽法是為了做「非法之行」,如與法教牴觸的事情;或者「無益法應行」,即與佛法、解脫不相應的行為,這些動機都不是學習「遠離四種執著」法義的心態。

  所謂「遠離四種執著」的口傳偈頌為: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執著己目的,則失菩提心;若執取生起,則非正知見。

以下為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英文翻譯:

If you are in love to this life, you are not a Dharma practitioner. If you are in love with this Samsāra, you have no renunciation mind. If you are in love to your own agenda, you are not a Bodhisattva. If you do have something call “in love”, you have no view.

 

一、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為了達到證悟,有兩種不可或缺的善巧方便:淨除染污、累積功德資糧。特別是累積功德資糧,也包含了薰習佛法的智慧,對於證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而薰習佛法智慧,必須具備正確的發心;不論是講說者具備正確的發心,聆聽者也必須具備正確的發心。何謂正確發心?學習佛法不是為了學得佛教的學術知識或理論,也不是基於好奇心而學習,而是真實的悲心為利益眾生而學習,並發心幫助一切眾生最終皆成就正覺。若是這樣的正確發心來薰學佛法,既使是在聽法時打了瞌睡,也是在累積著功德。如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第一品〈菩提心利益〉中所說:「何時為度盡,無邊眾有情,立志不退轉,受持此行心,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

  為了度盡一切眾生而學習佛法,聽起來很抽象;要度盡一切眾生,怎麼可能辦得到呢?對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而言,他一直都認為這是很抽象的概念。然而,對於一個初入佛門的修道者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發心,即「願菩提心」。

  這個世界是透過願望運作的。例如有人生日或生病了,我們會寫卡片祝福或慰問。老實說,這種卡片並不容易收藏,也不是很實用;但一份心意透過卡片得到傳達時,收到卡片的人會受到感動。「願菩提心」可以產生強大的動力,促使修道者生起無比的勇氣;因為不是為了一己之利益而修道,故能引發持續的發心,不斷地在道業上精進。

  此外,「願菩提心」還能夠幫助修道者具備謙遜的態度,因為當他發願能夠具足智慧和慈悲的當下,他就等於承認自己在這兩方面是缺乏的;當一個人擁有謙卑時,他就已經成為堪受法水的器皿。仁波切說:「你可以放棄所有的財產,但不可以沒有願菩提心。」當一個修道者具備願菩提心來修持佛法,遲早能成就無畏的功德。

  從發心的「願菩提心」到實踐的「行菩提心」,有許多善巧的練習方式。例如寂天菩薩提到布施波羅蜜的練習,初發心者若沒有足夠的捨心可以行布施時,甚至以左手拿蔬菜送給右手這樣看似荒謬的行為來練習,都足以贊許。

  不過,仁波切為了要加強大家對發心正確的認知,舉了一個很有名的故事。

  當阿底峽尊者(Atiśa)在西藏弘法時,他去探訪一位精進修行的學生。這位學生正在修習獻曼答的修持,並以為這就是在修佛法。阿底峽尊者告訴他:「你應該修佛法。」語氣好似這位學生並不是在修佛法,於是這位學生就改去繞塔。幾天後,阿底峽尊者又來了,對著學生說:「你應該修佛法。」這位學生又改變另一種修持的方式。等到這個學生將各種修行的方式都嘗試了,阿底峽尊者還是對著他說「你應該修佛法」時,這個學生終於決定放棄修行,就向阿底峽尊者說:「我什麼都試過了,你總是說我該『修佛法』,我到底該怎麼做呢?」阿底峽尊者就對他說:「你應該放下對此生的貪愛和執著。」

  仁波切在闡述這段教法時,先提到語言的極限性。其實「執著」這個翻譯並不足以表達佛陀所要傳達的意思。當我們說「執著」(attachment)時,現代人很難體會這兩個字的魅力所在;若改說為「迷戀」(infatuation)或「愛情」(in love),則較為貼近原來藏文中「賢巴」(shenpa)這個字的意思。

  「賢巴」可說造就了世間的一切,在藏文裡有一種令人喜愛、不可抗拒的意義。「賢巴」使得偏執狂得以出生,也形成人們所追求的短暫、過渡性的慾樂。有這樣的心理反應時,會使人受到蠱惑、失去理智、無所向方,甚至做出來的決定與行為都受到扭曲。就算如此,這樣的執著仍能不斷地征服自己的理智,使人無以抗拒。

    如陷入戀愛情境的男女,在熱戀的過程中,對於對方的氣味、習慣,都難以理性分析地全然接受,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

  這種迷戀的感覺,仁波切舉iPhone的例子。當有一臺iPhone手機時,已經感到很開心、很悅意;但看到廠商設計出漂亮的手機套,雖然對於iPhone本身的設計已經感到滿意,卻仍會朝思暮想地要找到一個屬於自己風格的手機套。這種迷戀本身,沒有理智可言;正如同我們對世間的依戀,是沒有智慧觀照的產物。

  仁波切又舉另一個他自己的例子。有一次仁波切在柏林無意間看到一間商店裡,販賣一種義式或英式的二手手提皮箱時,他動了念頭想:「若能擁有這樣的二手皮箱該有多好!」從那念生起之後,他有大概一年的時間,這個念頭一直纏繞著他,在心裡叨念著:「噢!那個皮箱真的不錯,我應該買的。」於是,一年後仁波切再到柏林,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那家店去買那個二手皮箱;由於這個執著的心念太強,仁波切幾乎沒有跟自己討價還價的餘地,這樣的情形就是「賢巴」。

  真正的佛法修行者,對於這個世間並沒有絲毫依戀、愛著的心,只因他的內心清楚明白這個世間的虛幻無實。正如《金剛經》所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像魔術師所變出來的可愛兔子或白鴿,在見到小動物的當下,觀眾會生起喜歡的心情,然而這些小動物的模樣都是幻象,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更不需要對這些影像起心動念。

  又如一個宣稱想要往生西方淨土的念佛者,他若有絲毫對此生有所依戀與愛著,他就無法被稱為修行者,只因為他意欲往生極樂世界的心不夠真誠,對於現世還有不能放捨的事物。

  細細觀察我們對這個人身及世間都有所執著,如:想要吃些什麼?要保持怎樣的身材?要買什麼新款式的平板電腦?要看哪一部新出來的電影……等,我們對於人世間還有各種不同的執取與愛著。縱然我們聆聽佛陀的教法,也深表認同,但對於世間的執取還是很深重。

  仁波切舉他常常思維因自己而產生的道場、基金會等,甚至各種不同的弘法管道,或多或少都成為「為此生服務」的工具或手段。仁波切認為他在講經說法方面很在行,很容易讓人對他產生好印象,甚至開玩笑地說:「我的星座是雙子座,據說這種星座的人,可以把冰塊賣給愛斯基摩人。」因此,仁波切認為,若講法者的發心是讓人對他產生執著,這就等同將眾生帶回了此生。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虛偽,特別是東方世界,有許多表相上的施作,雖有一定程度的價值,卻也顯示了虛偽。謙遜可以成為一個非常有效率的遊戲,也可以是很細緻的虛妄表現。

  仁波切又舉:「如果西藏人、我的西藏同行或我的中國朋友,不管是誰在背後說我的壞話,我會失去朋友和丟掉飯碗。」這些恐懼的心態,就是對此生執著的表現。所以仁波切說:「如果你們聽到有關我的可疑傳聞,基本上你可以認為百分之九十九是真的。」

  另外,舉凡要強化或搭建自己的安全窩的這種動機,都是對此生執著的表現。若有人因此就發心削髮為僧、拋掉家庭及工作,以為這就是捨棄執著的表現,仁波切說:「頭髮跟執著並不一樣,頭髮沒有剃也會掉落,但執著不會因為出家而消失。」(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