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00420 (24).JPG  

【活動報導】

 心識運作的向上提升,與健全生活的實踐之道


──2011年鄭石岩教授於耕心蓮苑春季內部師訓課程內容摘要


 

慚與內省治療

  《唯識論》將慚列為善法,因為它是崇尚賢善的動力,也具有檢討反省的功能。慚,即是自我檢討,崇尚善良,使錯誤的邪惡行為不再發生。

  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說:「越是失去倫理的意志力,心理也越顯得脆弱。」身為父母者,若能帶著孩子一起去關懷鄰里,如參加義工,或者送暖給獨居老人等活動,讓孩子與家人共同用愛去關心他人,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得到必要的心理治療。

  倫理是自我反省的軸心,即佛教所謂的戒。佛陀在即將圓寂前,弟子阿難問說:

  「佛陀!您圓寂之後,我們要以誰為師?

  佛陀的回答既簡單又肯定:

  以戒為師。

  有了生活規範和倫理引導,就有良知和反省,使生命更加茁壯。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必須保持警覺,不要被沮喪和絕望打敗。人要看清楚現實,挫敗和困擾往往來自單獨的事件,不應予以擴大,想成是整個人生的拂逆。

  鄭教授憶及一位失去愛子的母親,才剛新居喬遷,兒子竟在風水師指導裝潢後的房間內,因窗戶敞開而不小心從窗旁的床上一躍而下,自十多層樓摔落,一時間母子天人永隔。

  喪子的痛苦困擾著這位母親,接著使她從煩悶變為恍惚,在絕望沮喪中度日。她無心上班,成天像行屍走肉一樣。三個月過去了,她還陷在憂鬱、暈眩的情緒之中,甚至連帶影響了丈夫及大女兒。藉著朋友的引導,她來找鄭教授解惑。

  鄭教授瞭解到這位母親堅持不更改逝去兒子房內的布置,並保留了兒子的獎狀及證書,這些使她不斷勾起負面回憶的源頭,持續侵蝕著她的情緒。鄭教授建議她將兒子的房間進行一番清理,把跟兒子有關的物品暫時收藏起來,但她遲遲不願捨棄這些回憶。直到累積的痛苦需要宣泄,她在大哭一場後,打電話給鄭教授說:

  「老師!我不能再為已逝的孩子沉淪下去!我完全了解您的話:哀痛無法喚回孩子。如今必須面對事實,好好去過新的日子。」

  鄭教授告訴她:「暴風雨已過,妳不能在晴空萬里下還披著雨衣,撐著大傘。妳能如此領會,我很安慰,更對妳表示肯定。」

  生活之中,最寶貴的就是反省與領悟。透過慚的內省功能,我們能超越困擾,打破拘泥,把是非曲直看明白,並給自己帶來開朗的生活態度,以及高度的適應力。

 

愧與社會學習

  積極的人生態度,可以幫助我們心靈的正向成長。主動地參與社會活動,透過人際互動的學習、合作,以及參與小組的過程中,配合領導者完成交付事務等經驗,都對我們的生命有正面提升的作用。

  星雲大師曾在鄭石岩教授年輕時期,在一次的講座中,教導了四個人生態度:

(一)             改,不怕錯的習慣改進做事的方法,讓工作更有效率;改正待人接物的魯莽,得以增進人際關係。改革代表進步,改能帶來新的機運。

(二)                受,發展責任感:受,使我們更能接受考驗。肯負責任的人,能自強不息,完成預訂的目標。他們能積小勝為大勝,信心較強,心理健康狀況也比較好。

(三)                敢,允許嘗試的機會勇於嘗試,有膽識去冒險。這樣的人機會較多,歷練也較豐富,成功的人生建立在不膽怯上。膽怯也代表了無能與焦慮,試想:一個優柔寡斷、畏首畏尾的人,怎可能有成功的人生呢?

(四)                思,思考的訓練:一個人肯用心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肯找資料、做實驗,尋出正確的答案。這樣的思考訓練,會讓一個人更有智慧,人生更加精彩。

  鄭教授認為,在與社會人士互動的學習中,這四個態度可以幫助我們成為一個積極勤奮的人。



 1000420 (19).JPG  

 

二、面對真實

面對真實的唯識觀

  面對真實,能幫助我們明白事理。面對真實,是文明進步之路,更是心智成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線索。這裡,我們要討論的是:

(一)        無貪:適當的抱負水準,以保持精神振作,免於失衡。覺察自己的滿足感,預防感測機制的痲痹。學習不受貪婪擺佈的技巧,以開展成功的人生。

(二)         無瞋:緩解心中的憤怒,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保持恬淡和喜悅的生活,令人更幸福;心平氣和面對挑戰,更能觸發創意。保持良好的情緒,保持友愛、真誠、同理心的態度,對於意見的不一,可以存異求同,可以包容尊重。

(三)         無癡:把握實用的想法和實際的生活態度,在真實之前保持自己的定見。卻除邪見、迷信,不用煩惱及干擾的情緒處理事務,並澈底擺脫悲觀的心情,維持內心的澄靜。

教導孩子的方式中,可以讓孩子看清生活的真實情況,如帶著孩子到工作的環境,看父母親辛勞於家計的實際情形,能快速地幫助孩子體會「一茶一飯,來處不易」的道理。

對於真實自我的觀照智慧,鄭教授提供佛教《法華經》的例子。

佛陀在講授完《無量義經》之後,大眾仍有未解之處,大弟子舍利弗尊者就代表大眾,請佛陀慈悲演說「如來真實意趣」。佛陀聽到舍利弗尊者請法時,三次制止他發問: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但因舍利弗與大眾求法心切,佛陀隨即為大眾宣說妙義。舍利弗尊者及大眾,聽到佛陀開示了如來真實意趣,明瞭凡夫可以修行成佛的道理,心懷踴躍地感謝佛陀說:

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今日乃知真是佛子!」

看清自己內在的如來,即是看清自己「如所從來」,明白自己的本質及特長,自身的驅動力來源、興趣和所處的環境因緣;「如所從去」依著自己心中的心理地圖,避開移情的錯誤認識,把握住真實的當下,就能讓天賦飛翔,展現出自己內在的如來自性。

  鄭教授並指出,真實的態度就是不找藉口。以下列舉幾種不真實的心理機制:

  ‧ 凡事個我化(Generation Me):當今社會的新世代青少年,可以說思考的範圍都局限在個我的關注,甚至成日窩在家中,「吃吃阿爹、拿拿阿娘」,成為時下所謂的「啃老一族」。這類的思維模式,都不是面對真實的正確態度。

 要求十全十美:不容許缺陷,太在意出錯,這種觀念造成許多苛求與偏歧的判斷,不是面對真實的正確態度。

  要別人公平或好態度對待自己:公平必須自己爭取,不是一味地等待別人給予。默默承受不公平的對待,並不是面對真實的正確態度。

  過度類化的煩惱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清楚明白自己的現況,而不是老被人牽著鼻子走,那並不是面對真實的正確態度。

 

虛擬人格的現代問題

  現今心理諮商面對最大的問題,來自於人們在網路及電視生活的過度沉迷,產生所謂「虛擬人格」的心理疾病,如:

  ‧適應現實生活能差

  ‧缺乏耐性,易發脾氣

  ‧眼高手低,不能負責

  ‧自我控制差

  ‧人際關係不良

  ‧自我認同不完整

  鄭石岩教授提供解決方法,即從孩子幼年開始引導。家長不必禁止孩子使用電腦,而是帶領孩子學習掌控自己的時間,不要把整個生活重心都投入在虛擬世界中。時常帶孩子出去感受大自然,帶著孩子一起完成家事的灑掃工作,或安排孩子參觀各類製造工廠的行程,讓孩子體會真實世界的生活方式。諸如訂票、繳費等可在網路上完成的事務,也可以請孩子代勞,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多方面開展孩子的知識與智慧來源,而不是單從網路或電視上擷取知識,讓孩子認識學習的各類管道。這些方法,都有助於預防虛擬人格的形成。

 

現實療法

  從虛擬世界回到真實的生活之後,會使人一時失去方向、充滿不確定感。在諮商的會談過程中,運用「現實療法」(Reality Therapy)進行引導,則可改善這類症狀。這種引導療程,可以提供我們先試探、瞭解現實,接著面對真實,作出決定、擬訂計畫、解決問題、回復自信。以下是鄭石岩教授所提供的五個思想歷程:

  ‧想想自己遭遇了什麼困難?

  ‧現在在做什麼?接下去要做什麼?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真正想要或能要的是什麼?

  ‧該怎麼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耕心蓮苑 的頭像
    耕心蓮苑

    愛‧和諧一家親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