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講座紀實】

陶冶孩子正向性格,身心靈全方位引導 

──秋季親職人文講座「兒童教養的新課題」筆記

  

美國心理學家Jean M. Twenge指出,七○至九○年代出生的人,具有以下特質:有自信、有主見、以個人需求為優先,這些人皆被統稱為「Me世代」(Generation Me【註一】)。台灣心理諮商學者暨作家鄭石岩教授,在百年秋季親職人文講座中,談到這個現象,認為台灣Me世代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受到上一代較好的照顧,強調自尊、重視自我實現、生涯體驗的教育較少,然升學競爭壓力大,他們擁抱理想、追求興趣、具備創意和想像力,另一方面卻也呈現執著己見、挫折耐受力低、疏於面對現實、擁抱發財與物質主義、自我控制能力不佳等問題,導致生涯發展出現重重的障礙。

  Me世代的人們同時也面臨資訊化的侵襲。這個世代的孩子長期在電子科技呈現的二維影像中流連,在波濤洶湧的資訊急流中驟進,儼然成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註二】)。資訊化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為人父母應如何循循善誘?如何培養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靈,創造美好的生活?

探索三維空間,體驗實作 

  鄭教授進一步說明,電視與網路雖然便於資訊快速流通與取得,但最新的腦神經科學研究顯示,八歲以前的孩子若沉溺於其中,將影響大腦發育。

  零到兩歲是孩子神經網絡發展的關鍵期,此時腦神經去蕪存菁,強化有用的連結;大約六歲時再進行一次梳理,大致上奠定了孩童的人格根基。因此,若長時間僅接受影像刺激,缺乏肢體運動與多元活動,失去身體與空間關係的互動,將導致自我與現實的協調性差距逐漸拉大,嚴重者可能出現感覺統合失調(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註三】)的疾病。

  因此,讓孩子在實境中觀察、摸索與活動,有助於活絡神經網路。例如跳舞、歌唱等,可發展肢體動覺,調和身心律動,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娛樂,其實是數理能力的基礎。偶爾帶孩子到野外賞鳥,用雙手調整望遠鏡,雙眼隨著鳥兒飛行,觀察不同鳥類的特徵與姿態;相較於讓孩子雙眼注視螢幕的親子互動遊戲軟體,孩子的感官運用更能靈活。另外,在廚房幫忙的孩子,可以瞭解烹飪流程,如買菜、挑菜、洗菜到調理等,培養系統思考、計畫和行動的力量。鄭教授談到,許多企業家回想起企劃力的養成,皆始於兒時協助家事,自父母親獲得了實作的經驗。所以,「勤勞的孩子有福了!

 

鄭石岩教授仔細地解說Me世代特性.jpg  
鄭石岩教授仔細地解說Me世代特性

 

  在「什麼東西都給你,只求你好好讀書」的溫室化教育中,孩子除了讀書追求學歷之外,學不到承擔生活責任,隱約中養成了「Help me, give me, take care of me.」(幫我、給我、照顧我)的被動索求習性;倘若拿掉溫室屏障,孩子便無法獨立繼續生存。其實,做家事正是做實驗的根基,就如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也必須具備縫針線的本領。

  讓孩子學習做事,可提升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註四】),所以當孩子釋出主動幫忙的善意時,家長必須給予鼓勵。孩子剛開始不曉得如何操作得又快又好,家長應引導正確的方式,讓他日後有機會嘗試、進步,獲得成就感。例如,孩子第一次煮飯,水量不足、口感不佳,家長若馬上責備,會降低孩子主動的意願,也失去養成能力的機會;家長應建議水量多寡,鼓勵孩子下次嘗試使其更美味,用「正面的語言」引導孩子達到學習的目的。

帶動人際關係

  研究指出,一個常常感受到人際溫暖的人,免疫力較好,壽命也較長。在資訊化時代,人們習於透過電子科技產品與同伴互動,這在鄭教授的認知中:「這種孩子不是沒有感情,但感覺冷冷的。」身為孩子的家長,要能示範正確的友誼互動方式,如帶孩子準備茶點、飲料招呼來客,家長與長輩、親族間的言談與態度謙和有禮等,這些都是樹立身教的時機,讓孩子從家長的交流模式學習互動型態,豐富他們的實際與人相處的經驗。

自由與自尊

  現代人強調自尊,重視維護自由。不過,鄭教授首先釐清「自由不是放縱,自尊不是目中無人。」所謂的自由,並非「想作什麼,就作什麼」,而是擁有健康的人格,能適應各種生活,增加對環境的耐受力;無論面對成功或失敗,都能夠生存,在窮困匱乏中負起責任,培養出生活的智慧,累積人生歷練,因而面對各種情境都能游刃有餘,這就是所謂人格的「自由性」。

  自尊,是來自實際的成功經驗。家長欲培養孩子的自尊,要讚賞孩子具體的成果,而不是灌迷湯般的讚美。例如欣賞孩子的作文,並不是立即說他寫得「亂七八糟」,或是「你將來是個大文豪」,兩種極端的褒貶都不合適;應先讚歎孩子的觀察能力或是文章架構,再提醒他修正錯別字或調整段落。

  重視孩子的自尊,也要懂得引導孩子學習面對挫折的應對方式,以及接受讚揚的合理態度。適性的教育在於引領孩子認識是非善惡、懂得進退合宜,在被規範的環境下,展現自己的能力,發揮內在的潛力,不斷具備面臨不同問題時的解決能力。重視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先決條件是給孩子分辨是非的雙眼及腦袋,讓孩子知道發展的向度以及拓展生命的進程,更重要的是培養正向思惟的習慣。

栽培正向特質,創造智慧生活

 

鄭教授演講時時保持微笑,講演內容豐富又不失幽默.jpg  
鄭教授演講時時保持微笑,講演內容豐富又不失幽默

  擁有正向特質的人較能面對變化多端的社會。正向特質者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效能高,有達成特定目標的信心。

    鄭教授提及一位與他晤談的當事人,原本工作穩定且小有積蓄,後來卻沉迷於股票市場,為求獲利揮霍無度,甚至輸掉一棟房子。正向特質者遇到這類挑戰,會老實承認自己的欲望,接受欲望造成的後果,再重新尋找工作機會,放下身段、一切歸零,讓人看見自己回頭的決心。又例如夫妻吵架,彼此各自沉澱冷靜後,知道生氣與現實的差別,包容彼此的失言,釋出善意和對方和好,也是正向特質的展現;若一早起來繼續爭論誰是誰非,逼得雙方沒有退路,很可能只好以離婚收場,結果兩敗俱傷。

  由上述二例可知,正向特質是面臨挑戰能否迎刃而解的重要關鍵。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引導他找到解決方針,突破困難;如果當下就斥責,用負面詞語否定孩子的能力,鄭教授說:「這樣會把小孩教成垃圾頭腦!

  近年學童的書包過重已成為熱門議題,鄭教授強調:「別在小孩面前說:『不要讓小孩這麼累!』」鄭教授說,會駝背的孩子大多不是因為揹書包才駝背,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精簡裝進書包的物品,讓孩子一起學習整理。鄭教授提到兒時挑水的情景,剛開始他挑著兩個大水桶,身體無法平衡,使得水濺出桶子;後來換了較小的容器盛裝,減輕重量多走幾趟,一樣達成挑水的目標。

  高中時期的鄭教授,為了籌措學費,在母親的慫恿下當起水果商。起初他必須每天早晨四點起床,賣完水果再到學校上課,因此偶有遲到。遲到便不能進學校,使得當時的鄭教授屢覺困頓,心想跟同學好好告別後離開學校。當天中午,當鄭教授心繫此事吃不下飯時,瞭解鄭教授家庭狀況的教官前來關心,教官說:「校長不清楚你的情況,我再跟他說明。」教官繼續說:「你能辦的事情,我們大人都不見得辦得到!」這句話讓鄭教授永生難忘、信心再起,鼓起勇氣面對困頓。鄭教授回想,當時他開始認真思索,如何維持水果生意又能準時上課,於是決定改變買賣方式,主動跟小販們商量議價,取得他們的信任,從原產地進貨後以批發價送到各個販賣點,從中分享所得;後來生意愈做愈好,也繼續完成學業,還被柴松林教授誇讚:「你是台灣宅配的創始者。」

孩子的解決能力與自制能力,來自於家長的身教

  鄭教授從教學經驗與觀察研究中發現:「班上成績及整體發展較好的孩子,家長不一定擁有高學歷,但多具有主動學習的意願和解決問題能力。」這說明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和能力,深深受到家庭影響。

  舉例來說,大人買了一罐維他命回家後,大概會有下列兩種情況:一是看都不看,發給家中成員每人一顆食用;二是仔細閱讀說明書,瞭解副作用與食用量。孩子隨時都在模仿與學習,很容易內化長輩的言行舉止;要為孩子打下良好的根基,家長得先做示範。

  自律與自我控制是正向特質之一。佛的弟子曾擔憂地問道:「以後您圓寂了,誰是我們的老師?」佛說:「以戒為師。」蓋洛普民意調查(Gallup poll)顯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工作和生活的習慣優良。從金錢管理上來說,鄭教授建議家長給孩子零用錢,讓孩子學習管理,但家長要扮演中央政府的角色,監督其用款,並教導孩子分配預算及記帳的好習慣。

當孩子的領航員

  拓展孩子的視野也非常重要,家長提供吸收知識與職志探索的管道,帶領孩子認識世界,例如:準備床邊書,與孩子共讀,書籍類型可選擇科普或傳記,勿選擇鬼怪恐怖的故事,以免造成孩子心靈不安定。此外,也可以帶孩子了解家長自己的工作環境與作業流程,認識職業面向,探索不同的生活領域。

  遊玩也是學習的重要途徑,即所謂寓教於樂。鄭教授說:「孩子出去玩不只是看熱鬧而已,家長可以讓小孩成為參與者。」家長開車帶孩子出門,常常會碰到孩子調皮搗蛋、沒有耐性;若能在規畫行程時,讓孩子幫忙查資料,孩子事先知道時間安排,認識行程目標和途中景物,會比較進入狀況。又例如帶孩子看飛機起降,可先查詢各個航空公司及機型;到陽明山健行,則可以認識山上山下的石頭軟硬與形狀差異,及遵守參觀國家公園的規定等。

著眼點影響策略,策略影響結果

  家長的態度對孩子的價值觀有莫大的影響,鄭石岩教授舉例:學校老師請孩子觀察住家附近五十公尺的便利商店,並撰寫觀察報告;若住家附近正好沒有便利商店,應該如何處理呢?鄭教授說,家長若只是責備老師,會讓孩子學不到東西。換個方向思考,與師長商量觀察住家附近特色,可以讓孩子學到溝通,亦可以學習撰寫報告。

  著眼點影響策略,策略影響結果,父母對孩子思想方式的影響最多,氾濫成災的悲觀將阻礙孩子的步伐。鄭教授提及帶孩子去買玩具的經驗,說明當孩子特別喜歡某一個物品,希望可以購買,「有些家長會這麼對孩子說:『家裡都有了你還要買!』」這樣的回應不但破壞親子關係,更可能降低孩子探索的動力。學習無所不在,處處都是教學場所。鄭教授利用當下機會教育,教導孩子分配預算的概念。當時他先跟孩子確認是否真的很想要那樣玩具?再跟孩子解釋金錢運用在吃、穿、用、玩的先後順序,並讓孩子知道,這次可以運用的金錢不足,孩子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要省下買小玩具的金錢,以此當作下次買大玩具的基金,學習「延緩報償」。結果他的孩子不但選擇捨棄小玩具,甚至還主動詢問:「搭公車和坐計程車,哪一個比較省錢?」

  孩子考試考不好,家長應仔細觀察問題癥結點,例如考卷上有一大題空白,孩子說因為先做後面的題目,因此忘記回頭寫,由此可知孩子是應考的策略錯誤,並非學科能力有問題。家長可幫助孩子發展策略,也避免流於情緒抒發,而無助實際解決孩子的困難。

  在鄭教授的教學生涯中,曾遇到學生互相抄襲作業的情況;鄭教授當時並沒有責怪學生,而是告訴學生:「如果要抄要註明出處,給別人抄的同學要問對方有沒有學會。」因此促成班上討論課業的風氣。有些同學請教後學會自行撰寫,已不算是抄寫,便詢問老師是否仍需要註明出處,鄭教授說:「可以寫是向誰請教的。」這樣正面的學習風,使得班上孩子的成績大幅提升,讓其他班級導師都很羨慕。

生活態度好,功課自然好

  培育孩子正確的生活態度,才是教養的首要任務。讓孩子主動探索實境,在生活中奠定軟實力,是現代社會極需重視的教養方針。態度良好、自我控制能力好的人,自然有寬闊的發展空間,長大後從事工作亦能發展出獨有的問題解決策略,成為該行業的佼佼者;即使無緣擔任管理階層,也可以是一個出色的工人。鄭教授提醒家長:「生活態度學好,功課自然好!

  鄭石岩教授最後分享兒時與母親相處的記憶,說明父母給予正向力量的重要性。進入小學就讀的前一天,鄭教授有些害怕陌生環境,上學的意願不高,母親知道了,便告訴他:「出門上學代表你長大了!」鄭教授仍有些躊躇不前,母親繼續耐心地說明上學的樂趣,然後說:「你一個人不敢去,媽媽會陪你去呀!」鄭教授說,這是他最幸福的往事;他的母親在他害怕的時候,沒有罵他「你怎麼這麼膽小」,而是給他一幅溫暖的圖像,帶著他想像未來,使他不再恐懼。願所有的家長都能成為孩子們溫暖的回憶,讓孩子從小在愛與支持的動力下正向長大。

鄭教授為聽眾釋疑解惑

家長重視教養課題,詢問如何解決與孩子相處的困境.jpg  
家長重視教養課題,詢問如何解決與孩子相處的困境

問:我的孩子要參加畢業旅行,回條上詢問父母是否同行,當時我想既然有空就陪她去,也希望可以認識她的同學,熟悉彼此和樂融融。但是孩子看到回條後卻不太開心,甚至不希望我隨行。遇到這種情形,應該怎麼辦呢?

鄭教授答:恭喜你的小孩已經開始獨立了!畢業旅行的人數多,老師會需要家長幫忙,一起照顧同學的安全,可以跟孩子解釋這個狀況,並告訴孩子:「我去不是只有照顧你,還有照顧你的同學;有時候大家難免會玩得太累,我可以幫忙大家處理一些瑣碎的事務。如果你不希望我去,也沒有關係,但是要聽同學的爸媽的話喔!」這樣一說,說不定孩子反而希望是自己的爸媽去。

問:我目前在協助一個孩子融入生活,這個孩子是單親家庭,由媽媽照顧,但媽媽比較忙碌,所以孩子之前給家族中不同的長輩帶領,沒有固定的照顧者。有一次,他很信任的一位老師,一時間沒有注意到他在說話,便說:「都沒有人理我,我要走了!!我深深地覺得,如果我們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有餘力也要關心其他孩子,不是只有自己的孩子好,別家的孩子也好,大家才會好。

鄭教授答:的確是這樣沒錯!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一群人來共同關懷,這也是我覺得蓮苑最值得稱許的地方!

問:我的朋友最近罹患敗血症,身體狀況不太好,她的孩子之前經過診斷,發現有過動兒和自閉的傾向,她覺得心有餘力不足,沒有辦法照顧,身為朋友的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鄭教授答:過動的症狀是注意力不集中,自閉是思考無法並行,這類型的孩子通常是在社交情境中受創後,又引發更嚴重的其他問題。建議你的朋友可以尋求早期療育(【註五】)的協助,有位在早療單位服務的志工,原本也有類似的情況,經過治療後改善很多!

問:身為家長,如果和家中長輩的教育觀念有差異,該如何教小孩呢?

鄭教授答:雖然要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但也要教孩子尊重長輩。跟孩子解釋長輩的生活環境,讓孩子同理長輩的行為,另一方面自我要求,父母以身作則,可以達到教導的目的。

 

【註一】請參閱http://www.generationme.org/index.html

【註二】本用語出自美國作家Dr. Marc Prensky2001發表之專文〈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請參照http://www.marcprensky.com/writing/

【註三】大腦整合判斷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味覺和嗅覺接收的刺激,對環境產生適當的反應,此種過程與能力稱為感覺統合;在生理結構正常的狀態下,傳遞感覺的路徑或大腦處理感覺訊息出現錯誤,即所謂的「感覺統合失調」。請參閱http://tinyurl.com/2ermv4b

【註四】由加拿大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提出,表示個人對自我能力的信念,對自我能否達成某項特定目標的判斷。請參閱http://tinyurl.com/3a8j8tr

【註五】早期療育是為降低發展遲緩兒童的障礙,刺激其潛能,增加適應生活的能力。相關服務請參閱:

台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網http://www.eirrc.taipei.gov.tw/MP_100049.html

新北市兒童健康發展中心http://www.sw.ntpc.gov.tw/_file/1588/SG/34205/D.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