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講述/余素華老師(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駐會董事)

願不虛發 

  很多事情都在生活中給予我們啟發。

  我每天經過報恩圖書館前,都會向彌勒菩薩虔敬地一問訊,並在心中默禱:「願今天我能與彌勒菩薩一樣,生平等心,成喜悅相,笑容滿面。」從學校回到蓮苑時,我也會在教育餐館前的西方三聖行三問訊禮,在心中發願:「素食環保愛地球,慈悲護生大菩薩。願更多的人們發心吃素、念佛,因吃素心生歡喜,因歡喜念佛持名。」

  上週日董事長回來蓮苑參加董事會,中午用餐時與夫人及友人同桌。這位董事長夫人的朋友,是慈濟的榮譽董事,在講述慈濟理念與精神時,她勸說無礙的神情與言談,令我心生感佩。

  席間談到「吃素」的話題,董事長說:「再過幾年,我就可以吃素了。」慈濟師姐就鼓勵董事長,只要回到台灣就吃素食,也請董事長夫人幫忙準備素食餐點。期間又提到「發願」,師姐問董事長:「我之前向你說過,在佛前禮拜或問訊時,應該怎麼誦念〈發願詞〉?」不像我們平常只是讀誦〈迴向偈〉、「四弘誓願」,或是蓮苑孩子讀的〈祈禱文〉,董事長立即就誦出一長串的發願禱詞,內容除了為自己及家人,也為工廠與員工同仁等。

  每個人的願望不同,所發的願長短不一;也許是以十聲佛號,或許只是一句佛號。不管願的內容或形式是什麼,發願就是自我提醒。

    與大家分享一則在《冥報記》裡記載的故事──

    梁武帝尚未顯達的時候,認識一個貧困的人。等到他登基成帝後,有一天在苑裡遊玩,見到一個船伕在岸上牽舟;定睛一看,才知道是舊識。

    梁武帝上前問他近況如何,原來他還是和以前一樣貧賤,辛苦地維持生活。於是梁武帝就說:「明天來謁見我,我給你當個縣令。」

    這船伕奉著皇帝的命令,滿心期許地專程去京城覲見皇帝。但每每到了城門口,經侍衛通報之後,總是回報皇帝正在處理國事,不便見面。船伕前前後後又去了好幾次,仍無法得受接見。

    他覺得很奇怪,便興念請問在城內講經的寶誌公禪師。當時身為國師的寶誌公禪師正為大眾講經,數千人聽經聞法,他根本無法親近禪師提問。

    正當他在煩悶的時候,寶誌公禪師就對眾人說:「有人想來問我問題,請大家開道讓他過來。」於是大家就讓出一條通道。他走向禪師,禪師也迎向他,並對他說:「你是不是想問為什麼當不上縣令呀?早點回去吧!不用再求見皇上了。」船伕心想:「皇上是一國之君,君無戲言;我又為皇上舊識,且專程前來,皇上怎麼可以不履行諾言呢?」

  船伕還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寶誌公禪師就直接對他說:「在你的過去世,當今皇上辦了齋僧法會,並作齋主;你見齋主齋僧,就在功德簿上寫『布施五百錢』。法會圓滿,你竟未依文施錢。由於你的發願成了虛願,因此今日也只能獲得皇上口頭給你官做,最後終是做不成。」

   船伕聽了寶誌公禪師說完這段因緣之後,就悻悻然地回到家鄉,繼續他的擺渡人生。

  這段故事就是告訴我們,一旦發願之後,就要想辦法成就願望,不可讓自己的發願成為虛願。

  法藏比丘發願之後,「至心精進」地思惟修行,並回到老師世間自在王佛座前,向老師報告:「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這段話雖然是法藏比丘自述,但我們讀誦經文時,要懂得「隨文入觀」,將自己看作有如法藏比丘一般地發願,或者問自己:「法藏比丘已成就大願,我們是否也能同發大願、同成正覺?」

  正如法藏比丘所發的第十七願「諸佛稱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稱讚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我們也要發願,願每個來到蓮苑參觀的團體、社團、單位,都讚歎蓮苑的教育。法藏比丘願願都圓滿,願願都不是虛願,我們在讚誦四十八大願的同時,也把這四十八願迴向給耕心蓮苑,就在蓮苑創造人間淨土。我們自己先做好,別人才會稱讚;自己先成就,才有能力分享。

  而經文中的「菩薩道」,就是行四弘誓願、六度萬行、普賢十大願。每天我們都應捫心自問:「我今天是否有發起無上正覺之心?」我們修學佛道,不能只求六十分及格,而是要學習法藏比丘「取願作佛,悉令如佛」,讓自己與佛一樣,過著佛菩薩的生活。

 

拔諸勤苦生死根本 

  我在光榮國中九年級上課,有時難免因學生學習的動力不足,或者學生表現的態度不佳,而心生困擾。但我常提醒自己:「要作不請之友,不疲不厭。」我就是在生活中「拔諸勤苦生死根本」,將內心的貪瞋癡慢疑的根本煩惱去除。

  阿彌陀佛所示現的種種莊嚴相好,正啟發我們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不要再造六道輪迴的業、不要再造是非人我、貪瞋癡慢的業。

  如經上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但現今的世間卻是顛倒地「勤修貪瞋癡、息滅戒定慧」,我們必須深自反省。當我們察覺自己的臉容表情有不悅意的樣貌,就在當下立即轉化,將內心的貪瞋癡息滅。  

    我們在生活當中,是否有注意到自己的臉容?言語之間是否太趕、太急?表達是否欠缺圓滿?當下心念是否在行菩薩道?抑或自己的心已經與三惡道的貪、瞋、癡、慢、疑相應卻不自知?當別人與我的意見不同時,我是否能夠維持和顏愛語?我是否能夠保持應有的修養境界?這實是我們人生的功課。

  蓮苑的孩子,有些在胎教及家庭教養方面都很優秀,因此與人互動時,很自然就會展現微笑,很自然地表現開心的樣貌。若有些孩子表情嚴肅或木訥寡言,就該留意否可能有家庭問題等等因素所造成如此現象。

  如鄭石岩教授在上週六的秋季親職人文講座中,談到我們與人言談或教導孩子時,肢體語言(包括臉部表情)佔整體表達的百分之五十五,音調、語調佔百分之三十八,說話的詞彙只佔百分之七。我們身為老師,應要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並藉由各種方法,協助孩子轉化心境。

 

互補不足,成就生命的圓 

  當我在學校上課,在講臺上一遍又一遍地問學生問題時,也常一再提醒學生,不應讓老師在臺上唱獨角戲。成績好的同學要懂得做示範,成為班上的「影響眾」,積極地回答問題;一方面表示自己還有不懂,展現謙虛的美德;一方面藉此引導同班同學,專心地共同學習。

  對於成績較差的學生,我提醒:老師並不特別重視學生的分數,但老師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就算學生每次的小考都不及格,但是只要有訂正錯誤、上課時展現好學的態度,老師也會盡量為學生加分。

  在社會中也是如此;頂尖的人佔百分之十,一般的人佔大多數,如何和諧安心共處?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不應看不起中下階層的人,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相互彌補不足、各自展現長才,才能共成生命的圓。

 

化個性為佛性,化凡心為佛心 

  最後與大家共勉:「化個性為佛性,化凡心為佛心。」第一句告訴我們,以前認為所表現的獨特言行風格是自己的個性,現在我們把個性轉化成佛性,即大慈大悲、和顏愛語、拔苦與樂、解脫生死、成就正覺的本性。第二句是提醒我們,不要再迷惑生死,不要再輪迴苦痛,今生既然幸得人身,又能得遇 老法師、鄭教授等大善知識的引導,就要將凡心轉成佛心。

      第五品的品名〈至心精進〉,「至心」是真誠恭敬、完全相信、不為個人利益、遠離貪瞋癡慢的心。我自己還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在此向大眾懺悔,我也期許自己再回到初發心,繼續「精進」努力,每一天勉勵自己:「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我要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不是和貪瞋癡慢感應的人生。願大家成佛道上同發菩提心,同生極樂;當下就是淨土,真心就是彌陀。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