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于山老師 

四、深扎三根的覺性教育:

  淨空老和尚曾經說過:「中國傳統文化是儒、釋、道,儒、釋、道的三根,儒是《弟子規》,道是《感應篇》,佛是《十善業道經》,只要這個三根紮好了,絕對不會出亂子。」明倫園創辦人陳瑞珠老師,本著這個思想根基,在三重的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實現這個理念,讓孩子們從小學開始背誦並學習三根的儒、釋、道經典,在生活的過程中反覆薰習,直到進入孩子們的潛意識中,並影響著孩子們的未來。

  這三根的教育,也在明倫園延續,且延續的更徹底。

  在明倫園的孩子,除了課堂上有老師教授《弟子規》以及《常禮舉要》,教導孩子們依循著書中的生活準則,在應對進退之間自我策勵、約束,也要求孩子們在每天早上的早課時間,讀誦《孝經》、《太上感應篇》等經文,更在每天上課前誦念佛號、下課後依佛教〈迴向偈〉將每天所學的喜悅藉由意念傳送祝福予十方。夜晚入睡之前,也由老師帶領在教室中靜坐或靜立,然後才回到房間睡覺。

  也許有些人擔心,是否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宗教的色彩是否合宜?

  是的,現今的教育法中,宗教與校園是要劃清界限。教育基本法第六條明文規定:「教育應本中立原則。」但跳脫現今教育法規的思考模式,想想中國五千年來所累積的教育經驗,自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為始,對於宗教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從未否決,且能從他的教學示範中得見;乃至中國世世代代慎終追遠、民間宗教道德思想透過廟宇林立而傳播,這些使得中國人的血脈之中,脫離不了宗教的思想與觀念,而更依之為基砥。

  也許有人舉孔老夫子曾說:「敬鬼神而遠之。」解讀為至聖先師不鼓勵人信仰宗教,事實不然。從《論語》的一段典故裡,孔老夫子生病,其學生子路為老師祈禱早日康復;後孔老夫子知道這件事,就說:「丘之禱久矣!」在孔老夫子的思想中,「禱爾于上下神祇」並不是迷信,而他自己本身也奉行祈禱許久。又孔老夫子說:「祭神如神在。」倘若孔老夫子本身不鼓勵宗教信仰,又怎麼會教導學生們在祭祀時「吾不與祭,如不祭」呢?因此,「敬鬼神而遠之」這段話的解讀,應該是指孔老夫子對於事奉鬼神,必以尊敬的態度來事奉。孔老夫子認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即不懂得事奉人的道理,怎可能懂得事奉鬼神呢?因此,在事奉鬼神前,還是要回歸到「十義」,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能把這些做好,在事奉鬼神方面才有可能如法如儀,這就是「遠之」──從事奉鬼神而遠推想至事奉人的道理,這就是「未知生,焉知死」了。

  至於佛教在中國歷史上,自西元一世紀初傳入中國之後,藉由對當時士大夫的傳播而逐漸普及於社會,再因譯經活動的盛行使得寺院林立,也造成在西元三世紀前,中國成千上萬民眾開始信奉佛教的結果。縱然佛教初期進入中國,與中土固有的儒、道思想造成沖擊;但自唐以降(包括玄奘大師西行取經回國譯經、由國家詔度僧三千人等),佛教受到官方的認可而有了更大規模的發展,使之普遍乃至深入民間的事實不容否認。佛教在中國歷經兩千年的時間,已在中國歷史與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抽離的角色。

  中國有別於印度佛教的特點,依民國初年 太虛大師的解釋,就在於中國佛教的禪宗思想。「佛」是印度梵語Buddha的音譯,原本的意義就是「覺」;而「禪」來自於梵語的dhyana,意思是「思維修」或「靜慮」。透過禪的方法,達到內在覺性的開啟,這也與《大學》的「定、靜、安、慮、得」理論相合一致。中國禪宗又更將禪修帶到生活中,如「揚眉瞬目,無非是禪」等說法,所以不是靜坐修禪,而是動中也有禪。明倫園的教學,是肯定每個學生都有著覺性(佛性),透過思想的啟發與點撥,可以達到撥雲見日的效果;一旦「開竅」了,就會自主地學習、進步、成長。

  回到教學本身,明倫園的教育內容沒有新玩意兒,只不過是運用了「老祖宗的智慧」,亦即中國歷代以來所擁有的廣大哲學思想,以及如《禮記‧學記》這種歷久彌新的教學理念,就足夠創建一個有別於現今世界各地教育體制的教學空間。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創辦人陳瑞珠老師一再重申的重點:「我們在明倫園做的教育工作,不是要去教孩子什麼,而是陪伴孩子一同學習、一同成長,在學習的過程中啟發內在本有的覺性。」這也意謂著,在明倫園裡,不論老師、家長或學生,每個人都在學習,在學習之上人人平等。

  陳老師的這個觀點,與近來頗受關注的「學習共同體」教學法不謀而合。日本的教育界專家佐藤學先生在《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提到現今孩子們從學習中逃走的現象,主要是「勉強」孩子們學習,而不是「傾聽」孩子學習的進度與需要,造成孩子們普遍對於「學」這件事感到困惑;就算是上完了一學期的課,考完試之後就全部「還給老師」了。這樣的教學問題,正如〈學記〉中描述「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的狀況。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表示,過去的教育改革中,倡導「能力分班」的方式,以幫助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其實幾乎等同於「我不要跟他一起學習」等歧視及差別思想的根源。然而,在明倫園不但沒有能力分班,甚至是混齡同班、家長與老師和學生們一起上課。不同年齡之間共同學習的方式,本來就普遍可見於古代的私塾學校,陳老師自認為不是開創新局,而是重現古代私塾的教育風景。

  授課的時間並不局限在教室裡,由於明倫園的家長與孩子們一週在明倫園同住學習五天,每兩週也安排一次的園外教學,還有不定期參與假日活動義工支援,這些都使孩子與親師們可以相互交流的時間很多,幾乎每分每秒都在學習。這也使得負責紀錄孩子學習的家長們,一度苦於不知如何記下超量教學進步案例的窘況,因為對他們觀察之下,一切時、一切處都是精彩而珍貴的教養見證,只好隨時將親師生互動的言語用錄音筆錄下,留待後續有緣時再做文字整理。

  孩子們的進步真是顯而易見,每個月都有很大幅度的成長。親長們形容自己的孩子的進步是陳老師先「撥亂反正,去腐存菁」,然後是「精雕細琢,脫胎換骨」。親長們在零距離觀摩陳老師的教養示範後,個個自行慚愧,心悅臣服,自稱學生,謙卑放下身段向陳老師學習教導孩子,這在現今的教育體系中,如此尊師的親長是非常不容易遇見的啊!真是在在體現《禮記˙學記》「師嚴而後道尊」的真實見證。

    如開學六個月後,性情桀傲不馴轉化成謙恭有禮,原本不愛寫字的一年級孩子可以用注音加國字寫下近千字的心得報告,不敢上台朗讀的孩子竟成為年紀最輕的朗讀高手,本來不願意與人交談互動的孩子樂意擔任活動接待,而好動頑皮不聽使喚的孩子成了班上帶動氣氛的康樂長;許多本來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都在陳老師運用「老祖宗的教學方法」中,得到了很大的受益。

   孩子們的進步,其實印證了《六祖惠能大師法寶壇經》中「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當孩子瞭解了學習的意義在何處,就能夠真正在學習中獲得益處,也將不斷地促使自己朝更高處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