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于山老師

  《遠離四種執著》偈頌: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執著己目的,則失菩提心;若執取生起,即失正知見。

一、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世間人窮盡一生所追求的,無非就是達到快樂的方法;世間人多以「活得快樂、活得幸福」做為人生的目標,這也是科學、經濟、政治、哲學等各個領域不斷探求解決問題辦法的動機。佛法並不例外,所有佛陀的教法,都以帶給眾生究竟的喜樂為目標。

    世間人之所以進入佛法大海中尋找解決之道,除了想要得到快樂之外,必然有對輪迴的疲累感到無奈與痛苦的成分存在;同樣的問題不斷地重覆發生,使得世人感到精疲力竭,因此想要找到出離痛苦與無奈的方法。

  文殊菩薩告訴我們:「若要快樂,唯有捨棄一切執著。If you want to be happy, you have to get rid of the shenpa.)然而,佛教並不只是提供眾生達到究境快樂的方法,而是教導眾生如何超越苦樂,達到證悟的境界。

  宗薩欽哲仁波切曾打趣地說:「究竟上,佛教不是為了要成就一個成功的經理人而設計;事實上,佛教最終是要毀滅你的管理生涯。要是管理和領導能力如此重要,悉達多太子就永遠不會離開迦毗羅衛,因為他有最好的機會去管理整個國家。」這主要是提醒學佛者,要確實檢視自己的動機,是否真正為了達到證悟境界而學習佛法,不容得半點虛偽的成分。

    學佛不是求讓自己變得具有超能力,或者得到上天的神力幫助。透過遠離執著的修行,以科學、理性的態度來分析所見所聞的一切,這麼做能夠幫助我們確實得到具體的利益。就如同對手機保護套的執著放捨後,愈來愈多人不再購買這類商品,供應商也無利可圖而減少產量,這樣就讓地球資源得到保留,也使得環境保護做得更好。個人的執著放捨,的的確確可以利益一切眾生。

  一般人對於佛法的薰習管道,除了從經典與書籍,再來就是透過言教。言教的傳授者很重要,詮釋正確與否影響著人們學習佛法的行持。藏傳佛教有所謂的「口訣」,指的是精要的開示,我們可以藉此清楚掌握修行過程中的重點;其中有一部分是「暴露修行人自己的過患」,讓我們得以做為借鏡,並從經驗中學得改善的方式。

  例如一個單車新手向老師學習騎單車時,老師可以看出新手的學習能力、體格、投入程度與努力態度如何,以及掌握教導的時機點。有時這種口訣只對新手個人有效,但不見得對其他人有效;教導內容看似與學習單車無關,但確實對這個新手個人有幫助(如上路前喝一小口龍舌酒,可以幫助你活絡血路等)。就算這個新手從來沒有讀過關於單車歷史、入門手冊等書籍,但透過良師的這類口訣,仍可以在比賽中勝出。

  這類的引導對於初入門者極度的重要,也顯得格外珍貴。所以《華嚴經》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澄觀大師就接著解釋:「故說者如燈,能照眾生心寶故。真正的良師,可以開啟初學者的心眼,引導初學者理解佛法,並告訴初學者如何透過自己的根契,活出自性的如來。

  札巴蔣稱尊者針對「若執著此生,則非修道者」,提出修行上的意見──

一不執此生,持戒聞思修;

若為此生利,非法應斷捨。

  關於持戒,龍樹菩薩曾經說:「戒律就像是一塊能讓你耕種的肥沃土地。」(Discipline is like a fertilized ground where you can have fruit by it.)就如佛陀在《遺教經》中說:「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戒是清涼離苦的因,有了戒之後,修道者就能夠成就禪定以及智慧。

    而聞思的過程,對修行者至關重要。當一個修行者在聞思的過程,就意味著他正在汲取證悟解脫的資糧。然而,在這聞思的過程中,產生「為此生利」等不能與真理相應的心念,會使修行有所染污,也無法造就成為具格的真正行者。

  禪修則是在聽聞佛法、思維教理之後,必須付出的行動。就好像當我們學到了煮飯的技巧,也煮了一鍋香噴噴的飯,卻擺在那兒一整天,都不去吃一口;或者是把菜單拿來一遍又一遍的讀誦,卻不點餐來吃,這樣是顛倒的。聞、思是讓修行者對道理產生信心、瞭解,透過禪修來安住於信解之中。(待續)

arrow
arrow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