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活動報導】

回復中國家道精神 企業再創百年盛世

【文/至善編輯組】

   「百年商道─弟子規企業研習營」活動,由開南大學、財團法人至善教育事務基金會與財團法人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主辦,於昨日第四天活動進入尾聲。正如研習營主題「學成之日」,學員們在這一天完成了《弟子規》的研習,也將所學的點點滴滴,帶回自己所屬的工作環境。

  最後一天課程,主辦單位邀請教授《弟子規》課程多年的至善教育事務基金會常務董事蔡禮旭老師,為參加學員進行長達五個小時的「企業家和萬事興」專題講座。蔡老師結合《弟子規》的偈頌,搭配古今典故,為學員們講說「家道」與「商道」的關聯及實踐方法。

1000117_027.JPG

  在師生問答時段,至善基金會陳瑞珠執行長為提問學員發聲,向蔡禮旭老師求教。蔡禮旭老師以風趣的故事及幽默的語調,四兩撥千金的回覆學員的問題,讓學員們感受到老師的睿智非凡和條理分明。有學員問到:參加完弟子規企業營,是否應該離開所屬的單位,投入至善基金會的志業推動?蔡老師便回答:「來到這裡學習《弟子規》,多半希望能從參加的課程中,學會處理職場上問題的智慧和方法;幾天離開工作職場前來進修,目的當然是要在回到職場之後,將所學所聞運用在自己的工作環境裡;未來表現因此有所進步,便能得到主管與同事的認同與支持,更能影響身邊的人一起來學習《弟子規》。」蔡老師有問必答,提問者無不滿心歡喜。

1000117_164.JPG

  精采的講座及問答後,結業式隨即開始。首先播放活動翦影,由輔導長陳麗枝老師旁白,與學員們一同回顧四天來的課程與生活。接著,研習營總召陳瑞珠執行長為學員解說謝師禮的意義,再由學員代表向師長鞠躬行請師禮,迎請蔡禮旭老師和陳瑞珠執行長帶領師長及所有學員,齊向至聖先師行三跪九叩謝師大禮。

  莊嚴肅穆的謝師儀式後,一同聆聽至善基金會董事長釋淨空教授的結業叮囑VCR。釋淨空教授在講說中預言:「在中國,只要有二十個企業願意運用《弟子規》經營,就能回復中國以往企業的『家道』意義,再創中國另一個輝煌的千年盛世。」

  結業生代表由陳貴程學長及陳碧蘭學長發表結業感言,除表達對這次研習營所有來自各地志工學長的感激之意,經過一堂堂課程的洗禮也使自己的生命視野徹底改變。結業生代表不約而同表示,將來一定會在生活上奉行《弟子規》,並將《弟子規》介紹給身邊的親朋好友,讓他們同沾其益。

  總召特別邀請本次研習營所有參與幕後工作的志工一同上台,向參與學員鞠躬,以感謝學員們的發心參與和學習。當志工們鞠躬的那一剎那,學員們都主動起立回禮,更有因志工們的誠懇態度而落淚的參與者,不禁叫道:「實在太讓人感動了!」

  結業儀式在總召及所有師長們帶領學員宣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後圓滿。學員離開前,主辦單位特別準備愛心便當及「商道經營資本」,讓學員在歸家途中不致饑腸轆轆,也能運用「商道經營資本」──《商道》DVD、弟子規企業研習營相關課程DVD及釋淨空教授墨寶集《老人言》等的紀念禮,創造個人家庭及企業的家道、商道典範。

【特稿】

釋淨空教授呼籲:中國傳統文化復興始於三根

  至善教育事務基金會董事長釋淨空教授,為「百年商道─幸福弟子規企業研習營」開幕時,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在近百年內受到「嚴重的疏忽」。有志於弘揚復興傳統文化者,必定要有正確的認知。

  釋淨空教授引英國湯恩比博士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需要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但這個論說,對於現代人而言,必定產生疑惑:中國文化和大乘佛法真能解決問題嗎?

  先前釋淨空教授在前往歐洲訪問時,至英國名校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拜訪研究中國文化的教授及學生,曾詢問:「這個話是你們英國人說的,你們相信嗎?」教授破題:「湯恩比博士沒說錯,而是我們把他的話解讀錯誤了。」

  釋淨空教授認為,一般人聽到孔孟學說,肯定會想起《四書》、《五經》、《十三經》等傳統經籍;聽到大乘佛法,一定會想到《華嚴》、《法華》、《般若》等大經大論。但這些只是「儒佛的花果」,必然有其根源;其根源是什麼?從未有人想過。

  釋淨空教授說:「儒家的根就是《弟子規》;道教的根就是《太上感應篇》;佛教的根就是《十善業道經》。」若不顧及中國傳統文化「三根」的根本教材,反而研究大部經論,就成了學問,即所謂「儒學」、「道學」、「佛學」,而非智慧。

  「中國傳統幾千年的教學,紮根教育在什麼時候?」釋淨空教授舉《禮記》記載:「周后妃任成王於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詈,胎教之謂也。」所以古人紮根教育始於胎教,為人母者要兒女將來能端正心行,從懷胎十月的期間就要開始教育胎兒。待孩子出生後的一千天,在三歲之前,父母親都要做好身教,只因孩子一睜眼,就已經開始學習、模仿了。

  釋淨空教授強調,現今欲學習開創幸福美滿的人生,必然要「從三個根紮起,然後再學習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總綱領、總原則。」他甚至表示,前清編輯的《四庫全書》,也不出於這「三根」的教育範圍。因此,教授推崇「三根」教材,表示教材「用在家庭是幸福家庭,用在企業是幸福企業」,更能超越西方的管理學。

  如北京匯通匯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胡小林董事長,運用《弟子規》替代嚴謹的典章制度,公司上下皆學習《弟子規》的道理,三年後管理變得輕鬆,且業務年年上升、愈來愈好。教授笑說:「《弟子規》真賺錢啊!」他預測:如果在中國能有二十個企業運用《弟子規》來管理,企業就能恢復中國的家道、家規、家學、家業,回復中國傳統的家道血緣精神,更能為世界上的中華民族再造下一個千年盛世。

  再如中國北京的同仁堂,已有三百年的歷史,是百年的老字號,也是中國家學承傳世代所創造出的企業典範。釋淨空教授認為,比家業更重要的,是家學、家道。他說:「我們能做出家道的典範,就能帶動社會、整個世界,走向和平幸福美滿的人生。」

【課程特稿】

和從心開始 心正萬事興

─記蔡禮旭老師「企業家和萬事興」 

《弟子規》是家和的根本

「學貴立志」,這個世界最需要的就是正道,企業更應為了利益社會永傳商道。

人的一生如何成就自己的慧命?「不走君子道,便是小人道」,在幸福弟子規企業營的最後一天課程,至善教育事務基金會禮請蔡禮旭老師,為學員解說《弟子規》應如何實行在商道、家道中實踐。

課程一開始,蔡禮旭老師直接點明,當今已是危機存亡之秋,我們缺乏文化的承傳;沒落了中華文化,短短二十年就能扭曲掉整個社會的普遍價值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更因勤學古聖先賢的智慧,以期發揚中華文化。弘揚的方式,可以《弟子規》為根。整部《弟子規》從頭至尾,都是「孝」的實踐、「禮」的傳承,這樣的真理可謂放諸四海皆準。

孝悌之道,能讓一個家庭長久長存並能行家道。現今社會本末倒置,從前是孫子叫爺爺吃飯,現在換爺爺叫孫子吃飯,做人處事應有的倫常已經不再。一份孝心,就是「真心」而已啊!

意念如何發?

人生快樂在哪裡?良心。吃虧才是福,佛家云:「求不得苦。」該是你的就是你的,我們應只問耕耘不問收獲。計較是永無止盡,捨得才能越捨越得。所有問題的根本都在自己的心,我們應感謝所有的境界。一生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人都是我們的監考老師,每天在考驗我們的內在修為。突破萬難,就能成就人格,成就大人之志。

現在的人每天生活就是求迅速效率,快的結果便讓心浮躁。回到教育的根本,應「長善救失」的對症與藥,降伏浮躁之氣,才能得到智慧。蔡老師特別提到:人生應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

所謂「覺者畏因,迷者畏果」,最能利益世界的,應是透過我們的意念。正如日本江本勝博士所做「水的結晶」實驗一樣,水為心之鏡,你付予好的意念給水,呈現出來的結晶是美麗而純潔;相反的,當你對水發出傷心、難過的意念,它就會變成黑色且醜陋的結晶。由此可知,人一定要有好的意念,只要你願意實行傳遞善念,一切惡就能轉為善。

  起一個惡念,受害的是自己;起一個善念,有益的也是自己。利人就利己,我們每天都應要利人、積福。如何才能做到?給人笑臉,讓人生歡喜心、生出笑容,就能給人歡喜,自然利人、積福。

  另外,要多學習聖賢智慧,懂得積福、造福就能享福的道理。現代人生活過得宛如身處天堂,日子過得太好反而造成身心靈的煩惱。這些都是過度追求刺激、感官享樂造成的;刺激讓人暫時忘掉煩惱,但刺激過後,終究仍要面對自己的煩惱問題。這是修身的智慧。

根本是「家和」,萬事興是「結果」

「德比於上則知恥,欲比於下則知足」。做好人的本份,就是人生成功最大的功績。所謂「本立而道生」,人一輩子努力為了留給子孫財產,但有太多拚了老命、留下帶不走的,是自己也難預料的結果。因此,我們要留給子孫的,應該是德行、家道的根本典範。

是根,悌忠信是本,禮義廉聰是枝幹,仁愛和平是花果。這幾點做到了,就能齊家。待人處事,從「家」開始;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企業的目標是止於至善

  企業家最重要的事便是「人才」,所謂「人亡政熄」。而民族主義的精神,就在孝悌忠信。

老師以此次課程的主題「企業家和萬事興」,解釋:「萬事興」就是結果,根本要從「家和」開始。由「企」字來看,是「人」和「止」二字,意思就是企業應該要「止於至善」。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和善能不貪,容易生起感恩心、知足心,如此能感召人才;和氣就不瞋,能產生反省心、包容心,如此可默導人才;和平就不痴,用平等心、覺悟心待人,如此可教化人才。反省自己,包容他人,企業就能成其大。和謙就不慢,產生恭敬之心。和信就不疑,產生信任之心。這不貪、不瞋、不癡、不慢、不疑都成就圓滿,企業就能發揮家道,家和萬事興了。

課程接近尾聲,蔡禮旭老師帶領大家同唱「愛的真諦」,期許學員能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讓真愛傳出去,讓中華傳統文化永久流長。

 

【活動側記】

默默付出的一雙雙手

【文/至善編輯部】

  霪雨霏霏,一大清早,偌大的開南大學校園裡,幾位手執交通指揮棒,來回穿梭停車場的交通股志工,不畏風寒,臉上總帶著微笑,十足耐心、有禮地為學員引導交通並指引報到的方向。

  凌晨四點,天光未亮,眾人酣睡之際,位於第二宿舍地下室一樓的廚房內,悉悉簌簌,開始有了動靜。穿起圍裙、綁好頭巾,最後仔細地戴上口罩,香積股志工們就這樣開始了幸福調味的每一天。

  爐火聲、炒菜聲四起,間雜著水聲、人聲、切菜聲,各種聲音此起彼落地響起,從洗菜、切菜、洗米,一直到煮飯、熬湯,十幾位香積志工肩負起兩百五十多名學員、志工的餐點,以及課堂間,一筒筒冒著白煙、熱騰騰的薑母茶和珊瑚茶。

  廚房裡,爐火不斷散出熱氣,香積志工握緊鏟子,使勁地翻炒,認真的神情在一瞬間,凝結成額上一顆顆明亮的珍珠,而珍珠自臉龐一一滑落。辛勞歸辛勞,在這裡,沒有抱怨、沒有怨言,只有一個個發心而來的菩薩志工和一張張歡喜做」的幸福神情。

  一道道美味的佳餚完成後,接下來就要上菜囉行堂股的志工們推著手推車,將美味的佳餚分批送至餐廳的各個打菜區。一排長桌,在行堂股志工的用心下,擺滿了色香味俱足的菜餚。隨後,待學員、志工到餐廳用餐時,行堂股志工們分組,逐一為大家添飯、盛菜,將飯菜送至所有學員、志工的盤中,溫暖大家的胃,也暖和大家的心。

  用完餐後,學員、輔導員和志工們零零落落,紛紛離去;此刻,餐廳內,香積股、行堂股的志工才開始安心用餐。飽足一頓後,行堂股的志工們緊接著轉戰廚房。挽起袖子,帶上塑膠手套,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洗碗,有人把碗筷沖洗乾淨,接著有人負責將清洗過的餐具擦拭乾淨,最後再仔細地把餐具歸位,等待下一餐使用。

後記:

  一件事的成功,背後需要有很多人的付出。在弟子規企業研習營的四天裡,因為有一雙雙默默付出的雙手,才能共同成就大眾學習「商道•師道•孝道」的發心。感恩每一個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身影,齊聚於此,為愛、為一家親,在冷冽刺骨的寒風中,堅守自己的崗位;在熱氣沸騰的廚房裡,熬煮一份又一份充滿家的溫馨。

  真的感恩有您

幸福弟子規企業營 

心得與回饋

民國一○○年一月十五日  第五組  卓月桂

  今日的舞台佈置頗有變化,充滿美感。早上黃柏霖警官,下午胡哲生教授。金惟純先生久仰其大名,因為《商業周刊》如此的有名氣。另外,首次見到何樹滋董事長,他是如此的純真可愛,充滿赤子之心,令人印象深刻。

  早上因果課,希望我能真正將今世不稱心所有之環節都視為因果循環、想當然爾,心就較能化解開來。放下兩字說出口,只要兩秒鐘,但確實朝此目標前進可能尚需時日,但萬事總要有個起頭。

  有此機緣來此營認識這麼多氣場吻合的朋友,由他們的身上及輔導員等,還有香積組的學習頗多。有此福分真是感謝主辦單位,在此處可發掘一股沁澈的清流,洗滌身上的汙穢,注入活水,可令人脫胎換骨,重新出發。

  常在國外跑動,只知全世界一股東方熱及學習中文的慾望愈來愈增強,由於大陸的大國崛起成為全世界的貿易中心,人人搶著與之進行生意的往來。不僅如此,它在美國廣設孔子學院,據說任何一所大學只要設立孔子學院,就補助美金三千萬。上回在士林研習時,巧遇方外師長在德州的妹妹,由她口中得知德州也正在建孔廟,原來大陸想要用道統天下,並且也儘速到台灣取經。因大陸在文革時失去的太多,好在已覺醒,所以本人只知英國已將中文列為必修課程,美國僑校的中文學習證書在大學部也可抵學分(1997年派往中西部教舞時已耳聞),但以前都只知其一,不知其所以然,今日經過金董的分析,才了解為何有東方熱。原來中國講求的是圓,西方是分,也就是個別英雄主義,但金融海嘯讓西方對原有的體制已存質疑,他們有興趣開始探訪東方的神祕與特色了。

一○○年一月十五日  第六組  曾于晴

  志工學長們時時處處貼心的提醒及照顧,將《弟子規》的精神以身教來展現,作為學員們學習的典範,感恩您們!

  金創辦人將經濟泡沫及金融風暴的因果詳細分析,將東方的價值觀及家庭觀念的轉換及背景透徹分析,真的很令人敬佩!只有金老師這個世代以上的長者才能看到整個環節的總面向。很感恩金老師的提醒教育之道無他,為愛與榜樣而已。我要好好愛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好久沒有向老師立正鞠躬,至今才發現原來鞠躬是最美的姿勢;也從來不知道鞠躬背後有著深深的含意,感恩老祖宗、感謝師長的教導!

  一、社會企業是以「人」為本的企業,讓我們學習關照到每一個階層的眾生,「看小、看弱,看看不見的地方」〜讓自己更慈悲地待人。

  二、孝是人間最美的事,也是人生的基本功課,覺得自己很有福氣,因為雙親目前雙雙健在,我要及時行孝,感謝上蒼!

  三、天要加福是逆著來的,珍惜每一個逆境帶給我的智慧。

  四、我要帶著我的孩子一同力行《弟子規》,彼此互相約定,我要看到孩子的美好、肯定她、關心她,用正確的方式愛她,以彌補從前對她的不是。

一○○年一月十五日  第六組  林麗華

  講到孝道,從小到大不知談了多少回,但是我們是否做到?聽到金老師談及母親的往事,令我感動莫名。他告訴我們,父母是我們最大的緣,是我們最大的貴人。每一個緣都能成就我們。這些話,令我想到了我與父親的關係,曾經我們有無數的衝突,我是如何與父親反抗。百善孝為先,那些過往是否為不成熟的表現?父親對我嚴格的要求,應是我的增上緣。我應多多自省,及時行孝,才不辜負師長的教誨,也才是來上《弟子規》真正的目的。

一○○年一月十六日  第十一組  塗惠珍

  鄭石岩老師是個成功者,其人生有著苦的薰習,有著有智慧的母親的教育,人生的旅程,挫敗時,更需勇敢的面對;轉個念,又是一片光明,這是我要學習的,願能革除擺臭臉的習氣,坦然喜悅來面對每一天。

  執行長及其工作夥伴們的愛心、用心、貼心、窩心,令人感動。原先看到的小缺失,無形中已內化成體貼、善解之心,更不可思議是一股向心力,更是了解蓮苑帶給了世間溫暖,它是虛空法界的一盞明燈。

  雖然我也是阿彌陀佛的義工,但是感受到執行長的動力及願心,我很慚愧為何沒有動能、為何沒不出願心,總是被動、總是依賴,願能轉念,願能啟動慈悲的能量,今生今世方不虛此行。

一○○年一月十六日  第十一組  許雅婷

  學長問我們何謂幸福的定義經過一夜思考後,只要自己時時刻刻心存「感恩」、「惜福」,遇見對的人、好的事,那幸福是可以同時去創造和擁有的,「感恩」、「惜福」可以降低很多慾望,那幸福更易獲得、創造。共勉之!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十組  陳錦秀

  師父慈祥溫馨的關懷中,帶有鼓勵初學者的智慧,一切皆由根本著手。佛道、儒學、根本、胎教、家學,中國文化精髓。學長們的鞠躬問候,令我想到童年在日本與家母的童年時光。

  「高坡平頂上,盡是採樵翁。人人各懷刀斧意,未見山花映水紅。」人很累,但心中充滿感動及感謝,謝謝老師、善知識、好朋友,給我這個機會認識中國文化的優雅及智慧。

  感謝給我回家的感覺,今天像是個時光隧道,帶我回到我的童年,年輕時的自己。似乎,我找回了自我應該努力的方向,也感受到師父、各位老師、老朋友善知識的教導與苦心。希望有機會能將此文化的寶藏與年輕一代分享,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孩子學習佛、道、儒的根本。也想用世界觀,讓其他宗教了解中華文化、佛、道、儒的精髓,科學方式來幫助不同文化、國籍、宗教的人士了解。不過,目前我實在慚愧,深感自己的不足。當我第一次聽到及學唱「古月照今塵」時,居然不禁淚下,感動不已……。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十組  李盈瑩

  張有恆教授主講「弟子規與企業倫理」一課,對在工作實務上很有幫助。企業茁壯,不是單依利潤導向而不擇手段,而是在倫理的基礎上成功。此外,也似乎喚起自己當初踏入職場的熱情,並明白良好適當的溝通很重要。

  原來每個人都有給人幸福的能力,只是忙碌的人們忘了試著放慢腳步欣賞沿途的風情。

  報名研習營之前,自己很像失去彈性的橡皮筋,無力而疲倦。雖然生活正常,工作很勤奮,但我一直覺得內在需要充電。想起曾參加過的弟子規研習營,終於在因緣際會下來到這裡。在老師講課中,自己思維過去處事、行為,對於無法釋懷的紛擾似乎能放下。期許自己秉持光明,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九組  朱陳錦嬋

  踏著緊張的心情,來到「弟子規」報到,感受到輔導員及各位師長親切地打招呼,也讓我第一步安下心來。今天課程結束後,我用全力以赴的歡喜心,去學習人、事、物。以和為貴,縮小自己,改掉對家人不妥協的地方,樂觀、積極,才能討人歡喜。感受一天下來,好像對我明日的生活觀充滿信心。

  時時反省三千萬,利人利己:

  一、千萬要「利他」

  二、千萬要「感恩」

  三、千萬要「謙虛」

  做個有智慧、快樂、健康的人,達到幸福美滿的人生。雖然我是第一次參加「弟子規」,有了這次四天的研習營,對我的思想、壞脾氣、理念受益良多,回去會轉告家人和周邊的親朋好友,社會上還有正面、奉獻的這門課程。

  「弟子規」,記得,有機會第八期培訓,我一定要參加!感恩。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九組  王玫玉

  我要感恩香積媽媽煮三餐,供應這麼多菩薩,很辛苦,而且很好吃,又營養。乾淨的環境、舒適的座椅,感恩開南大學為我們提供這麼理想的環境,感謝環保組菩薩的打掃,廁所也很乾淨,感恩。

  上課前的敬師儀式莊嚴隆重,令人感受深刻。有恭敬心,才能受益。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很久沒來參加這種活動了,感覺應回到年輕未婚時代,交了很多的朋友,吃了很多餐營養美味的餐點,運動健身、思想改造,把深重的汙染一遍遍洗掉,回復到天真、單純、快樂的自我,學習新的東西、好的東西,改變自己錯誤的想法、作法,好好改過,今年收穫一定很豐碩。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六組  邵碧霞

  父母賜予肉身生命,師長給予智慧之生命,珍惜生命並以慧命來結交朋友,與大眾共創有情世界。這是一個願力,有願就有力,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今天老師於課堂中為我們開示生活智慧,我想貪心的全部帶回,但我更了解到,身體力行才是最佳的裝載方式。感恩營隊就是巧妙地引導我們一次次的熟練,我真的感受到了真心做到的快樂和歡喜,期許自己持續並主動力行。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五組  卓月桂

  余素華老師居然能把花道講解地如此淋漓盡致,平常我只喜歡看花,擺在家裡賞心悅目,沒想到從花的靜觀可以沿展出如此的人生大哲理,頗為觸動我內心深處。

  這是我第二次有幸來參加弟子規的研習活動,上一回在天母,但因有事,只能三家三天半,這次全程參與,倍感溫馨。突然發現,每年帶學生到英國遊學時,總覺得為人父母的辛酸,感受頗深;雙親都是自己省吃儉用,供孩子出外遊學一個月或八週,但孩子們對父母親的感激程度似乎沒有預期的深,由孩子們與家庭聯絡報平安的頻率就可以感覺得到,所以希望由今年的遊學團始前集訓時,或在英期間趁著我能陪伴他們之際,可以讓他們接觸到弟子規,期許多少能夠產生一些影響。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四組  陳清正

  替我們服務的輔導員,以及站在門口的接待學長,那種親切、熱心,太感動了。我這一生從所未有過這樣的經驗,可說是項五星級、六星級、七星級的服務,實在是太感動了。

  陳瑞珠老師的教學方法可說是像慈母,教孩子的樣子,溫馨、和顏悅色,太好了,即使是誤入歧途的孩子,也會變好。

  餐廳的服務人員可說是比大飯店的服務還好,親切的招待我們。陳瑞珠老師像母親般地說:「大家要吃飽喔!」多溫馨啊!好像回到家那種感覺。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五組  黃美淑

  第一眼印象是團隊志工熱忱、細心、謙恭有禮的接待,感恩他們。每個活動規劃是那麼用心,包括每餐伙食,如此好吃。生活一向是匆匆忙忙的我,在今後四天變得輕、慢,腳步放緩,好好享受學習的步調。

  第一節陳瑞珠老師的「禮之用•和為貴」好久沒有聽禮儀之美的教義,忽略生活中應有禮節、言教、身教,輕鬆中,把儒商理念傳承。第二節,張有恆教授「弟子規與企業倫理」更是精闢,尤其是Q&A部分,引經據典,從故事引喻巧妙先訣,收穫良多。

  能在百年第一個月份,讓自己沉澱學習這麼好的課程,好幸福及幸運。倒掉心中滿滿的水,帶著空杯子,用心聆聽感受這次的生命之旅。

  座右銘分享:

一、   態度決定高度,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

二、 合抱之樹,發於毫芒。

三、 熟背弟子規,時時觀照。

四、 了解道理,落實生活中。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四組  陳群憲

  始業式的拜師大禮,教育普及後,尊師重道的禮節漸漸被淡忘,眾人已忘記能夠聽聞法理的可貴,在這時代善知識難求,更應把握當下學習機會,也更加感恩禮敬導師。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十二組  劉玉蓮

  再次聆聽鄭石岩教授的演講,覺得好幸福。去年主題和今年不同,內容中即使是相同的生活故事,仍是百聽不厭,不愧是名演說家,尤其是鄭教授幽默的談吐,輕鬆自然,早已把禪趣融入生活。這次座位剛好很接近鄭教授,更能感受到他的「柔性」能量、仁慈柔軟的心、智慧的分享〜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安排,讓我們的心靈再次接受洗滌。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一組  薛春鎮

  鄭老師的課讓我非常感動,有時久久不能自己就滴下眼淚。每一次聽到有人講到母親時,都會觸動我的心靈,因為家鄉也有一位老母親,常常關心我們、關懷我們,我得到一個結論台上的老師個個都是孝子,因為除了他個人努力之外,老天都在護佑他們的家庭,讓他們吉祥、平安。

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七組  黃阿丹

  接待志工親切的問候、細心的路標指引,看到教室外的志工不時的鞠躬招待,讓人從心裡面溫暖。

  「禮之用•和為貴」,簡單六個字,卻讓我明白生活中煩惱、不順利,都來自於疏忽了禮的作用,以身作則。

  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家人、事、物,會讓你有不同層次的體悟,有助於幸福圓滿的人生。

  我得到一生當中,從來沒享受過家的溫暖感覺。原來世界如此美好,我並不孤單,四海都是一家人,擁有滿滿的愛與祝福,賺到平生第一次的三千萬,好開心。千萬利他、千萬感恩,千萬謙虛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