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希望來自教育―找回屬於孩子的愛與關懷

參訪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活動報導 

我們相信:當越來越多人,擁有熱誠奉獻的心與實踐理想的願力,再大的困頓與難關都能突破;當越來越多人,用愛與實際行動協助弱勢家庭,更多的歡笑與幸福將會發生。耕心蓮苑走了十三年,博幼走了八年,一路走到現在,信念始終如一,不曾改變。 


文•圖 / 耕心蓮苑 2010.11.23

    初抵博幼
初抵竹東期待參訪博幼基金會的蓮苑老師們,個個面上洋溢著璨爛的微笑。

  十一月二十三日一早,耕心蓮苑的師長們,在濛濛細雨的祝福下,短暫告別車水馬龍的三重街頭,帶著學習請益的心,參訪位於新竹竹東的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博幼」)。

代表贈禮
蓮苑老師代表耕心蓮苑,贈送禮運大同扇給博幼吳文炎副執行長(右)。

  耕心蓮苑此次到訪,很榮幸能由博幼的吳文炎副執行長親自為我們進行簡報。吳副執行長談到,博幼的課輔中心都設立於偏遠地區,甚至在深山之中。這些偏遠山區的學童,在課業上的學習程度普遍落後,因為他們必須面對家中經濟的困難,同時被動承受教學資源不足等現實的考驗。大部分的孩子國中畢業後,不得不放棄升學的夢想,直接投入以勞力密集度高、專業需求度低為訴求的就業市場,謀取一份養家活口的工作。


  在博幼的介紹短片中,董事長李家同教授提到,創立博幼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遠離貧窮。「家庭不做的,我來做,循序漸進就能辦好教育。」李教授說:「教育,是社會大眾對下一代的共同期待與希望。」

面露笑意
蓮苑老師聽到感動處,臉上露出欣悅的笑容。

  相較於博幼,耕心蓮苑位於人稱文化沙漠的三重,在地的孩子雖然物資充沛,但自幼成長於城市叢林中的小家庭,欠缺有如過去傳統社會,孩子們所享有那份來自長輩親友們噓寒問暖的關懷,以及同輩手足間亦師亦友的陪伴。


  耕心蓮苑意欲連結家庭、社區、學校三者,提供孩子們一份屬於大家庭的愛與關懷。「弱勢,不單指社會、經濟上的弱勢,『心靈的弱勢』也是現代社會裡常見的弱勢之一。」執行長陳瑞珠老師表示,如何帶著孩子、陪伴他們走出弱勢的困境,是蓮苑一直不停思索的課題。

歡喜聽講
吳副執行長幽默的語調與生動的解說博幼的辦學理念,讓蓮苑老師們不禁雀躍鼓掌。


  交流互動中,博幼的吳副執行長以輕鬆幽默的口吻,搭配一個個實際的案例,和蓮苑的老師分享他們的教學經驗。博幼認為,一般人常會對弱勢家庭的學生,抱持錯誤的期望。「但身為社工的我們,必須非常清楚,幫助這些孩子做課業輔導,其背後最主要目的是什麼。」


  博幼的設立,「不是為了培育『少數』的高知識菁英,而是為了協助『更多數』家庭弱勢的孩子,提供他們一個可以讀書的環境。」透過教育,博幼讓那些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走偏的孩子,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以及自我成長的認知。弱勢環境出生的孩子,將可以靠著自己的實力,獲得正當的工作機會,創造非凡的未來。吳副執行長堅信:「這遠比逼迫孩子考上第一志願,來的有意義多了!」

孩子作品
博幼教室牆上,掛著孩子製作的英文布告欄,上面寫著:「這些都是博幼的作品。我愛博幼!」

  找回孩子的自信,希望來自教育。孩子要的不過是真心的愛與關懷,然曾幾何時,平凡的需求卻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蓮苑、博幼看到了孩子的需求,開始協助孩子們找回屬於他們生命中的關愛與溫暖。我們的關懷不能侷限於社區學校或課輔中心的設立,還需要社會更多人的關心與參與,共同為弱勢的孩童找回生命的春天。讓我們攜手合作,擴大這份愛,使溫暖滿人間,愛、和諧一家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耕心蓮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